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国际观察/北约“寿终正寝”难以避免?\宋鲁郑

2024-09-06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全球对美国大选最为焦虑的莫过于欧洲。特朗普如果再胜选,将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冲击。特别是安全,对任何国家都是最重要的战略利益。特朗普多次表示要退出北约,还以不再提供安全保护为由强迫各成员国提高军费。不仅如此,他反对援助乌克兰,并放言当选总统二十四小时内结束冲突。俄乌冲突是欧洲以及北约目前面临的最大安全挑战,特朗普此举将重挫北约声誉,危及北约存废。可以说,从表面上看,特朗普已经成为北约75年以来最大的威胁。

  然而,真正危及北约存亡的并不是特朗普,而是它面临的结构性挑战。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冷战都已经结束三十多年了,北约依旧存在,不能不说也算是一个奇迹。但由于三个原因,这个奇迹很难再维持多久了。

  第一,北约对共同的外部威胁或者敌人没有共识。

  北约由大西洋两岸的北美和欧洲国家组成,双方在这一点上有很大分歧。

  美国现在把中国当作主要对手甚至是威胁。这当然不是因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几十年来,中国既反对搞集团对抗,也反对强行输出自己的模式干涉他国内政,而是因为客观上打破了美国对世界的垄断,世界有了更多的选择。这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但今天的欧洲国家早就不追求霸权,并不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威胁,更多的是视中国为机会。其次,中国是太平洋国家,和欧洲相距遥远,完全不存在地缘政治冲突。最后,欧洲认为俄乌冲突才是自己的重大安全挑战,中国不但不是威胁,还是化解冲突重建和平的重要力量。所以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不但反对在日本设立北约机构,还多次重申北约的地理范围就是大西洋。

  北约是在冷战时因为有共同的敌人苏联才应运而生,并成为北约凝聚力的主要因素。作为一个军事组织,没有了一个共同的外部敌人,其对成员国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就大幅下降。美国当然在冷战后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会炮制三场战争:轰炸前南斯拉夫、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其中有两场战争是完全以捏造的事实作为开战的借口。但面对今天的中国,美国却无法和盟友寻求共识。

  第二,北约内部有了重大战略利益分歧。

  二战后美国最大的国家战略利益就是维护其霸主地位。为此无论是冷战时面对苏联还是冷战后面对中国,它都需要一统号令西方。但冷战后的欧洲最高战略利益是一体化基础之上的战略自主。它既需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还需要一个多极化世界。在双方没有共同威胁的情况下,美欧在最高国家战略利益上的冲突就无法妥协了。

  所以欧洲在多个层面和美国的战略保持距离。除了安全上反对北约扩大到亚洲,就是经济上也反对和中国脱钩。比如中美博弈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根据德国联邦银行统计,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对中国的投资一路逆势上涨。2023年,德国汽车业直接投资的29%、机床业的13%、化工行业的8%都在中国。今年四月,福士汽车宣布将投资25亿欧元扩建在中国的生产和创新中心,其竞争对手宝马也立即宣布在中国投入同等规模的资金。根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今年前五个月德国在华直接投资增长了24.2%。

  第三,欧美自身面临巨大挑战,政治衰败难以遏制,日益丧失支撑北约的经济力量。

  二十一世纪以来,欧美连续发生危机:金融危机、主权债务危机、“阿拉伯之春”引发的战后最大难民危机、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以及俄乌冲突。每一次都严重削弱了欧美的软硬实力。特别是当下席卷欧美的民粹主义,已成为最大的政治挑战。

  虽然欧美出现问题的原因各有不同,但都证明政治体制的失能失灵,无法应对时代变化,西方的衰败难以遏止。这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都对北约产生重要的影响。

  经济上,各成员国越来越难以承担北约巨大的成本。比如2023年,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100%的北约成员有: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葡萄牙、希腊。欧盟平均81.7%,已经大幅超过60%的标准。由于欧盟27个成员中的23个是北约国家,可见经济状况并不乐观。2016年,特朗普强迫各国增加对北约的军费开支,2022年起北约无法满足乌克兰战场的需要都是这一问题的显现。

  政治上,极端民粹主义都强调自我优先。特朗普要“让美国再次伟大”,匈牙利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后,也打出“让欧洲再次伟大”的旗号。北约维护的是集体安全,民粹主义则强调本国利益至上。所以当西方主要国家都由极端民粹主义执政的时候,北约也就难以为继了。

  也就是说今天的北约,外部没有共同的威胁,内部还存在重大战略利益分歧,同时各成员国发展停滞,国家治理能力下降,无力支撑北约的巨大成本,民粹主义崛起更导致各国自扫门前雪。这样的组织怎么还有前途?

  虽然当下的俄乌冲突使得北约进一步扩大,但这和特朗普威胁退出北约一样都只是短期因素,真正决定北约命运的还是三大结构性挑战。所以从大的历史视野来看,寿终正寝是北约必然的命运。

  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