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联储宣布大幅减息50个基点,是四年多以来的首次降息,目标区间下调为4.75%至5%。从今年8月底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助理沙利文访华,以至刚一星期前,美国国会在“反华周”通过一连串针对中国的恶法,原来都是为美联储减息的动作铺垫,又是钱作怪!
9月11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所谓的《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认证法案》,鼓噪取消香港驻美经贸办事处特权豁免待遇,甚至关闭办事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郑重警告,该法案将正常的经贸合作政治化、工具化,蓄意抹黑香港驻外机构,性质十分恶劣。中方对美方操弄涉港议题、打压香港发展的恶劣行径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也痛批美国恶法诋毁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抹黑香港人权制度,粗暴干预香港事务,将破坏两地长久以来互惠互利的关系,最终损害美国及其企业的利益。
共和党向民主党的“王炸”施压
在拜登政府任期即将结束,民主共和两党正为2024年11月的总统大选背水一战,在各界关注美联储是否配合民主党在选举前即9月中旬宣布降息之际,美国众议院早前在一周内密集审议和表决28项与中国相关法案,尤其是针对香港的经贸办认证法案,显然非比寻常。这已不是过往美国大选前,各候选人攻击中国、大肆煽动并利用民众的反华情绪,来拉拢选票的虚张声势“政治选举”,而是以共和党人主导的众议院对民主党人加质加量的施压行动。
笔者注意到,该项法案的初期版本早在2022年已开始吹风,又分别于去年、2023年7月和12月获得参众两院外交委员会通过,之后便一直停滞不前。美国会此时旧话重提,选择在后拜登时代及大选前夕再次推进该项法案,究竟意欲何为?表面上看,这似乎是美国两党在反华问题上达成一致的“跨党派共识”的又一例证,无不表明美国从未放弃从全球角度全面打击及制衡中国的意图,“打香港牌”等是美国对华新冷战与战略、地缘遏制政策的重要抓手。但这一背后可能掩藏着更复杂的政治和经济战略考量。
8月27至29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助理沙利文访华。公报说中美双方就中美关系、敏感问题以及重大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深入交换意见,美方明显释放出拜登政府在执政尾期希望管控中美双边关系,以“稳”字当头。沙利文访华的真正目的是先礼后兵,表达白宫与国会的“反华周”保持距离,以及先来预报减息信号,为拜登政府和民主党邀头功,以换取对白宫和哈里斯的支持!
然而,此时美国国会的集中袭击,无非是想在大选日益临近之际,强行施压于拜登政府较温和的对华政策,同时也是共和党试图在外交、经济层面全面阻击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及其幕后金主,和抢夺话语权的表现。毕竟,犹太资本的大佬们,无不是通过香港收获了巨额经济利益。今次把香港驻美经贸办的生杀大权放至国务卿手里,也是极限挤压民主党人,把反中乱港当丑人的责任甩锅给白宫官员!民主党做与不做,都是两难。做了,直接得罪金主、中国和香港特区;不做,就是日前选举辩论时特朗普明晃晃回怼民主党和哈里斯说一套做一套的最强炮弹!
由此可见,美国反华政客一味唱衰香港,声称香港已沦为普通的中国内地城市,不仅仅是为了制造恐慌情绪,误导及破坏香港营商环境,吓走欲来港的投资者,更多的则是两党之间围绕11月的总统选举都在绞尽脑汁,扭尽六壬且不择手段,正如特朗普的公开放话:“若我未能当选,美国或将失去总统选举”!
当然,在“打香港牌”方面,应该还有着更深层的动机和潜台词,就是不管谁当选,都要为下一步的美元再降息做准备。当美联储有一天不得不再次降息了,两党肯定都是希望可以有效阻断全世界的热钱,重新回流到香港,以至中国!
香港问题是美两党博弈、中美关系下的重要存在
对于香港来说,近些年社会、经济随着中美关系的“冷暖”而起伏波动。美国企图遏制中国之心昭然若揭,以2018年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开始为标志,中美之间的大国博弈全方位展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也成为中美博弈中的重要存在。
美国在香港回归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小动作不断,却因实际的巨大经济利益需求,对港政策基本稳定,没什么特别出格的举动。但伴随特朗普的上台、中美关系的苍然剧变而发生大转弯,美国不断试图插手香港事务,既有妄图支持香港所谓“民主化”,透过搞乱香港、借势引发内地“颜色革命”的现实考虑,也有把香港作为牵制中国崛起、要挟讹诈中国的长远考量。
只是香港问题,并不在中美战略博弈的关键棋眼上,美国只是将香港作为一张牌,时不时拿出来虚晃一枪,还没有做好以全面牺牲香港的经济收益来彻底与中国撕破脸及摊牌的准备。毕竟,美国背后的“深层政府”,代表犹太跨国资本集团利益的各种投资基金,唯有透过香港这棵“摇钱树”,才能在中国这个全世界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投资及收取回报。根据美国务院数据,截至2020年底,在港美国企业多达1300多家(包括美国所有的金融财团),其中包括726家地区总部,居港美国公民大约有85000名。
美国每一次针对香港宣布的法案或者制裁,都有目的,都是为了配合其对付中国的某项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或地缘战略取得进展,助力并缓解其当下国内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就像2020年以取消香港“单独关税区”待遇为主要抓手,妄图摧毁香港国际金融体系,从而破坏人民币国际化的桥梁和战略支点,以消除中国经济崛起对美元霸权的威胁。结果迄今,香港仍是美国贸易顺差最高的单一经济体,过去十年美对港贸易顺差达到了2849亿美元,是其全球贸易伙伴中最高。相反,美国贸易对香港几乎没有影响,仅占全球商品贸易额的0.1%。
这表明美国本身的内部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想要打破各方既得利益集团的掣肘,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地最终执行法案,难度非常之高。而本次法案出台最为明显的时间节点,无非还是日益迫近的两党总统竞选之争!在后民主党跛脚政府时代,提早执行共和党的议程而已!
国之所需,香港之长,未来会更好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香港在中美不断博弈的复杂大背景下,未来如何才能蓄力持续走高?笔者以为,香港拥有三大不可取代之独特优势和重要地位:
首先,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经历了从西方世界与内地物资交流主要通道向内外资交流合作枢纽的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过往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主要面对的是欧美市场;现今则需要调整,把目标调向南南、东盟及金砖国家和各合作组织,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步伐,将内循环外扩至国际外循环中去,增强区域联动及市场、推行区域资源整合等等。
其次,香港有独特法律优势,是中国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并和发达国家的法律和市场体系相衔接。当国际之间发生商业冲突,不需要拿到英美法庭打官司或仲裁,在香港也可以做得到。尤其是还与内地签订了一系列的司法互助安排,实现了两地民商事判决司法协助的基本全覆盖。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和精神,能充分在国际投资、金融和贸易等领域给予外国投资者信心;外资、外商只要落户香港,就能同样享受这样独一无二的优势。
最后,是香港的货币金融制度,由基本法第109条至第112条保障,港元自由兑换,及资金的流动和进出自由,奠定了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的独特地位。香港和美国或其他国家最大的联系,不单是贸易关系,而是联系汇率制度而赋予港元的稳定性,和港元的自由流通。
香港整个金融产业市场,本质上提供两种服务:一是为中国的企业资产做全球性服务;二是为外国、离岸投资人提供中国服务,两件事的核心都在做“转口”,所以由市场定位也就决定了,香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驱动力是中国经济。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家与世界各地的“超级联系人”角色不会淡化。离岸人民币中心就是要让全球资金在一个透明、成熟、全球化的平台以与美元挂钩的港元投资中国经济。香港背后,不仅有拥有祖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实体的保障,也有美国及其背后的跨国大资本的客观需求。
因此,就算香港驻美国(华盛顿、纽约和旧金山)的三家经贸办日后真得被迫关闭,香港也完全可以另辟蹊径以求突破。美国对香港的打压唱衰,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美元霸权,美国国内和全球政治的需要。所谓的香港维护国安法律或“人权”问题,只不过是美国攻击抹黑香港的借口和手段罢了。
国之所需,香港之长,香港只要稳得住,充分发挥自身三大独特地缘优势,和做好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功能性作用,香港的未来也必将更加美好!美国上蹿下跳又何妨?不用大惊小怪,也不值得太大的反应,“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按着自己的时间表和路线走,且看谁能笑到最后!不过是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