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锐评/美16亿大打“认知战” 舆论斗争将更尖锐\卓 伟

2024-09-21 05:02: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众议院于9月9日复会后,专门安排了一周时间密集审议并通过多项涉及中国的法案,被媒体称为“中国周”,反映了众议院极端的反华倾向。当然,这些法例中不少都只是做做样子,摆摆姿态,项庄舞剑意在总统大选。在枪击案后原本以为稳操胜券的特朗普,选情并不乐观,共和党为了挽回劣势试图在外交层面与哈里斯分庭抗礼,因而利用国会与拜登政府争夺美国对华政策的主导权,于是才有了自己国内事务不理,反而搞出所谓“中国周”的闹剧。

  众议院在短期内通过20多项针对中国的法案,涉及不同政策范畴,当中有虚有实,值得留意的是众议院以压倒性票数过了《对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意影响基金授权法案》,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际开发署在未来五年更会拨款16亿美元推动。

  这个法案的内容就是每年拿出3.25亿美元,予美国的外事部门以及各种卫星组织,在全世界对抗中国政府、政党和实体的所谓“恶意影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用作对中国大打“认知战”、“抹黑战”,在国际社会抹黑中国形象。以金额论,美国也是花了血本,美国《纽约时报》在2022年曾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年运营支出为8.82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这次抹黑中国的拨款,相当于CNN年运营支出的两倍,力度不可谓不大。

  反映美对港策略正在调整

  当前美国经济正陷入内忧外患,美联储大手减息半厘就是为了救经济,美国财赤屡创新高,但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斥巨资用作宣传,这反映华府将大幅加强对中国以至香港的“舆论战”、“认知战”,也说明华府针对香港的策略正在调整。过去通过豢养大批美国代理人,最终通过选举夺权的模式,随着“黑暴”的溃败以及香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后,这一套策略已经破产。枱面上的“反对派”政党政客,基本已经失去了政治价值,美国再向这些政党政客投入大量资源,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操守有亏的罗冠聪被放弃了,“反对派”政党也被断水,“激进派”“本土派”组织也要自生自灭。原因很简单,美国已经调整了对港策略,过去打的是明战,通过枱面上的政治人物争夺议席,通过各种卫星组织政治动员,通过“反对派”媒体煽风点火,从而在选举中扩展版图,施压政府接纳急进的“普选”方案,最终实现夺权目的。这样自然需要扶植大批政党组织和政客,但现在这个策略已经行不通,反中乱港分子不可能进入议会加入建制,乱港卫星组织兵败如山倒,要在香港再发动大规模骚乱已是“不可能任务”,所以华府近年也在调整策略,由议席争夺转为意识形态战场的争逐。

  《对抗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意影响基金授权法案》的通过,正反映了华府最新策略,投入16亿美元大打舆论战、网宣战、抹黑战,当中主要有几个方向:

  一是加大对美国媒体的投入,支持这些报章加强对中国、香港的抹黑性报道。近年《华尔街日报》等美国媒体没有停止过的抹黑香港国安法,对香港营商环境肆意泼污,这些报道都是千篇一律,老调重弹,根本没有多大新闻性,但这些“大报”却乐此不疲连篇累牍的报道,明显是服务于政治,配合华府的抹黑宣传。有了这笔拨款,这些外媒必定更加“关心”香港。

  二是“认知战”更加专业、有部署,甚至类近于军事行动。这个法案针对中国而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其他国际合作项目,都将成为其针对目标。美国陆军第一特种作战司令部在2021年曾发布一份舆论战的作案方案,美军人员模拟了一个对抗中国在非洲国家影响力的作战案例:他们先是在一个虚构的非洲国家中,发现了中国建设的一个港口的宣传标语,随即借题发挥,发动“心理战”小队与美国政府在那个非洲国家的“伙伴”一起策划出了抹黑中国专案的行动方案,包括挑拨和煽动当地工人对抗中国的企业,以至各种抹黑及“心战”行动,从而破坏中国在非洲的形象。

  未来这样的“认知战”将会陆续有来,当中既有针对国家的国际项目,也会针对资讯流通的香港发难,例如借香港一些民生事件或矛盾炒作,利用手上的媒体及“伙伴”挑动成政治风波,而这些“认知战”在华府大量金援之下将更加专业,未来香港的一些民生事件都可能成为针对炒作目标。

  有力反制需“善于亮剑”

  三是加大对各种反中乱港网媒支持。随着《苹果日报》的倒闭,反华势力随即将网络作为意识形态争夺的主战场,大量所谓民间自发的网媒纷纷成立,但以其专业性及人手显然不是什么民间自发、众筹就足以维持营运,背后显然有金主提供资源。这些网媒直到今日仍在不断造谣、抹黑香港,挑战香港国家安全,但由于其营运已经移到外国,令到执法部门难以追究,华府的拨款相当一部分相信会投入到这些网媒。

  美国当局拨款16亿大打网宣战,对港策略重心也会放在舆论争夺、网宣战场之上,“认知战”将会更加尖锐,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战场的争逐上,华府已经作出了布局,特区政府和爱国爱港阵营也要正视应对,作出有力反制,既要敢于亮剑,更要善于亮剑。舆论将是未来一个主战场,甚至远比其他战场更加激烈,现在远未到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

  资深评论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