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国际观察/欧加税终裁与中国电动汽车的危与机\轩辕靖

2024-10-31 05:02: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经过一年博弈,十多轮磋商,欧盟还是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委会公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反补贴税将于今日起实施。其中比亚迪加征税率为17.0%,吉利为18.8%,上汽集团为35.3%;其他合作公司将被征收20.7%的关税。值得一提的是,反补贴税是在原有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无疑增加了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盟市场的成本。

  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明显不合理和不合规,按照中国商务部说法,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的保护主义。一方面,欧委会调查具有西方政治色彩,是美西方对中国电动汽车集体遏制的折射。另一方面,欧盟对特斯拉“开后门”征收7.8%的反补贴税,更体现欧盟一贯双标。因此,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就是为了刻意打压中国电动汽车。

  欧委会终裁结果,中国除了表明“不认同、不接受”,也会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诉讼,并会继续推出反制措施。短期看,欧委会给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带来麻烦;长远看,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却是危中有机。

  欧盟是中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出口市场。据欧盟测算,中国电动汽车相比欧盟同类产品具有50%至80%的成本优势。事实上,欧盟不当调查已导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收缩。据乘联会数据,与2023年相比,2024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对欧洲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出口份额明显减少。据悉,中国向欧洲(包括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出口纯电动汽车30.3万辆,同比下降16%;插混2.35万辆,同比下降33%。

  欧委会终裁落地,中国对欧电动汽车出口增幅或继续降低。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而言,欧盟出口市场受阻,会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影响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减少中国电动汽车出口利润,从而对电动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带来一定影响。二是暂时拉低中国“新三样”出海步伐,特别是不利于稳固中国作为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国地位。三是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之举,或会带来其他国家有样学样,也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不当调查,实施关税壁垒。

  欧委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也会给中国电动汽车带来新机遇。

  一方面,欧盟市场出口受阻,促使中国电动汽车进行更多元、更开放、更合理的全球化市场布局。以欧洲为例,虽然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加征关税,但英国却强调不会追随欧盟实施加税政策。近期英国外交大臣访华,强化中英经贸关系是核心议题之一,两国也达成加强绿色能源合作共识。因此,失去欧盟市场,英国或成为中国电动汽车新的出口市场。如果中英绿色能源合作拓展开来,中英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排除英国在电动汽车产业方面走在欧洲前列。

  另一方面,促使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布局全球南方市场。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电动汽车出口量中,提供增量的前5个国家分别为巴西、墨西哥、阿联酋、韩国、印尼。中国电动汽车出口中南美市场实现了487%的增速,出口非洲实现了162%的增速。近年来,东南亚国家通过扩大内需、完善配套、增大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等激励政策,吸引我国电动汽车企业入驻,以促进当地产业发展。这意味着,即使欧洲出口市场受阻,中国电动汽车还可出口到全球南方。中国也愿意和全球南方国家一起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合作共享绿色能源红利。

  从美国到加拿大再到欧盟,中国电动汽车屡遭政治操作下不公待遇,不仅促使中国改变电动汽车出口策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将调整产业发展路线(产能出海和产业链出海同步推进)。但是对于通过不公平调查和贸易保护主义逼迫中国交出核心技术的做法,中国绝不会让步。有分析指出,中国不会让本地车企扩大在欧盟投资,投票支持加征关税的意大利或首先受到冲击,这也被视为中国对欧盟的新反制。

  当然,中国对于欧盟的精准反制已经开始,从肉奶制品到白兰地,甚至不排除奢侈品,中国的反制工具箱里,对刺头国家的精准打击和影响整个欧盟的措施还有很多。总之,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绝非明智之举。不要忘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已经走在前面,而且形成了全产业链优势,不仅有国内市场的稳固支撑,还有全球南方市场的蓄力加持,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加税打压,不会影响中国电动汽车高歌猛进的前进步伐,只会阻碍欧盟电动汽车发展进程。

  国际关系学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