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做良政善治的行动者及落实者\梁美芬

2024-12-19 05:02: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2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赴京述职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对行政长官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是接下来香港经济社会建设的总纲领,为香港积极对接国家战略指明大方向,为特区识变求变奋发有为进一步指点迷津。“担当作为、务实进取”这八个字,既是习主席对香港特区和行政长官过去一年成绩的肯定,也包含对香港社会各界的鼓励、鞭策和殷切期望。

  23条立法顺利完成,标志着香港特区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取得重大进展。笔者认为,这是一次高水平的立法,公众咨询科学有序、高质高效,充分参考其他国家的法律,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积极作出回应。特区政府所提法案宽严适当,是平衡兼顾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人权自由及经济发展的好法律。法案审议依法依规、严谨务实,受到广泛好评。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把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重要内容,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笔者认为,在法治建设的征程上,香港有很多事可以做,可继续以己之长贡献国家所需。

  说好“一国两制”的香港故事

  作为香港国际法律人才培训专家委员会成员之一、法律界的一分子,笔者一直为培育更多法律人才、为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推广香港法治品牌奔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本人联同广东省全国人大代表,共同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成世界级企业重组中心的建议,获得广东省有关部门和香港特区律政司的高度重视。香港有良好的法治制度、法律人才和素养,法治优势与建设成绩亦有目共睹。香港是全球唯一一个以中英双语为法定语文的普通法地区,又是全国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国际投资、融资和商贸等范畴的法律与世界主要经济体接轨。建设世界级企业重组中心,香港大有可为。

  作为“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香港一定能在国际舞台上为维护国际秩序、处理好国际关系等,贡献有“一国两制”特色的特区智慧和力量。笔者认为,香港要培养并储备一批“国际说客”,输出涉外法律人才应对国际纷争、参与国际谈判,这批说客更可潜移默化传递“以和为贵”──这一中华民族传承千百年的优秀传统价值观,让中国智慧、东方哲学在世界舞台上收获新的受众、新的认知、新的解读,为构建人类命运与共的世界,贡献有参考价值的管治理念。

  习主席对香港特区在行政长官的带领下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予以肯定。刚刚过去的半年,笔者积极践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建议──香港要举办“全球精英大学校长”论坛,积极推动香港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密锣紧鼓筹备并落地举办了全球大学校长高峰论坛,希望促进海内外优秀青年民心相通、民心互动,促进海内外高端人才领袖亲临香港、认识香港,更深入了解大湾区,进而加入“留学香港”的队伍中,留港就业创业乃至落地生根。

  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工作

  眼见为实,亲身体验才是真,笔者相信这些实实在在的沟通交流活动,将推动国际社会的有识之士更主动、更生动地讲出“一国两制”下特区真实的故事,这对香港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是有帮助的。

  教育为立国之本,所谓教育兴、国家兴。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香港,具备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先天优势”。行政长官在去年的施政报告第158段提出,特区政府致力于将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今年的施政报告第108段亦特别强调,争取举办国际教育会议及展览,推动本港专上院校提升与各地院校的合作交流,在全球推广“留学香港”品牌,透过奖学金等吸引更多境外尤其东盟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的学生来港升学。

  做大做强“留学香港”品牌,必能为香港的教育、创科不断注入新血、带来新思路。建设好“一高地”,能保质保量为打造“三中心”输送人才,以创新、创造激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定会越走越顺畅、越走越高效。

  面对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作为立法会议员,笔者将与各代议士一道各就各位,努力协助特区政府闯出一片新天地,做好建议者、行动者及落实者的角色,身体力行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为香港长治久安和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