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自2024年12月1日起,恢复及扩展居民“一签多行”来港安排。新安排生效以来,深圳居民来港高达104万人次。旅客增加,除了旅游业外,零售、饮食以至交通等相关行业皆在一定程度上受惠。市面热闹了,市民笑容多了。笔者期望,中央政府在评估香港的承受力和大湾区内地旅客的客流量后,可考虑分阶段把“一签多行”安排扩展至大湾区其余8个内地城市,以至其他一线城市,中央甚至可考虑进一步增加放宽内地旅客在港消费个人免税额度,以推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也为香港经济复苏注入新的动能。
由去年12月1日开始,深圳市户籍居民可以申请办理赴香港旅游“一签多行”签注,并扩展至适用于非深圳户籍的居住证持有人,深圳市居民可以在一年内,不限次数往来香港地区,每次在香港逗留不超过7天。国家移民管理局1月14日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自新安排生效以来,深圳市居民出境赴香港104万人次,按年增长22.3%。恢复及扩展深圳“一签多行”,仅从旅客数字上看,成效已立竿见影。
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下,“个人游”计划自2003年7月28日起在东莞、中山、江门、佛山4个广东省城市推行。透过“个人游”计划,内地居民可以个人身份访港。计划自推出后不断扩展,现时已在内地59个城市推行,包括全广东省21个城市。在深圳、广州、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这9个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中,目前只有深圳享有“一签多行”来港安排。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粤港澳合作,发挥三地互补的优势,推动经济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国家重要发展目标。香港已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面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香港经济早日复苏,走出困局,更要用好国家的支持和帮助。
市面畅旺市民恢复信心
大湾区内地九市的人口接近8000万,随着深圳恢复扩展“一签多行”带来正面效应,中央若能把“一签多行”安排分阶段扩展至广州、珠海等其他大湾区内地城市,以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好处良多:
首先,一旦把“一签多行”安排扩展至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将便利当地居民来港旅游和消费。现时大湾区居民往返港交通便利,高铁和过境巴士服务都快捷方便。香港向来享有“购物天堂”的美誉,“香港制造”的品牌产品向来深受内地居民信赖,让更多内地旅客来看看香港这个富有历史特色、安全而好客的国际大都会,到维港海旁走走,或者到离岛或郊野公园走走,看看这个有别于内地其他城市的香港特区,即使即日来回、即使年轻人拿起背包来旅游开眼界,何乐而不为?香港无任欢迎。
其次,受新冠疫情及其他因素影响,过去几年来,香港经济陷入困局,特区政府录得巨额赤字,社会气氛较差,若中央能推出扩展“一签多行”等惠港政策,香港的旅游业、零售业、饮食业以至交通行业等都会受惠,市面逐渐畅旺,市民逐渐恢复信心,最终一定能推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使香港经济尽快复苏。若能把“一签多行”安排扩展至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吸引内地过夜旅客来港,酒店业肯定也受惠。
促进湾区城市融合发展
一个活起来的香港,才能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好地贡献国家。
再者,扩展“一签多行”安排至大湾区其他内地城市,有助从多方面推动大湾区经济社会一体化,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包括可以促进大湾区内部的人员往来,增加商业合作和各方面交流,进一步加强香港与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联系;随着人员和资源的流动增加,香港和大湾区的产品和服务可以互为借鉴和学习,大湾区的品牌形象会得到提升,吸引更多国内外企业进驻,增强市场竞争力;也有助增进大湾区内的社会文化交流,促进彼此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简言之,进一步扩展“一签多行”政策不仅能够促进香港的经济发展,还能助力加强大湾区城市之间的联系,为长期的区域合作奠定基础,让香港更快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国家现代化发展作出贡献。
香港义工联盟常务副主席、太平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