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纵论/特朗普2.0下的中美关系\刘兆佳

2025-01-21 05:02: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月20日,特朗普再度宣誓出任美国总统。毫无疑问,世界各国,无论是美国的盟友与伙伴,还是美国的对手和敌人,都以忐忑、焦虑或怵惕的心情面对美国对自己可能采取的威吓、勒索、打击或制裁。丹麦、加拿大和巴拿马更惶恐地面对特朗普对他们的领土的垂涎。一些国际组织比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卫生组织(WH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乃至联合国属下的一些机构对美国的可能退出都纷表忧虑。美国更有可能再度退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或者一些美国有份签署的双边和多边条约。

  无论如何,世界各国都预期特朗普上台后,美国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会迅速抬头。美国长期以来主导的所谓“自由国际秩序”会走向崩塌。在美国不再愿意担当世界领导或者不再愿意承担作为世界领导的责任和义务的情况下,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都会发生激烈的变化,而国际失序、民族主义抬头和区域性冲突将会成为常态,严重危害全球的和平和发展。

  当前,世界各国都纷纷从较坏或最坏角度拟定对策应对与美国的新关系,包括在必要时对美国损害自己的行为作出反制和报复、寻求与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或增加军费开支以强化国防力量。不过,不少美国的盟友与伙伴纵然经济发达,但他们却高度依赖美国的安全保证和美国市场与投资,而美国又仍然国力强大,因此他们亦知道难以有效抗衡美国,只好在不同程度上委屈求全或虚与委蛇。

  最近特朗普对其盟友和伙伴都摆出一副高傲和不友善的姿态,对他们提出诸多苛索,引起了他们的不快、忧虑和愤慨。相反,特朗普对中国的态度则相对比较温和和务实,主动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其总统就职典礼,对母公司为中国企业的社交平台TikTok,其立场也有异于拜登政府,他和他的内阁成员也没有就台湾问题发表挑衅性言论,而中国亦以善意回应,表示愿意与美国友好合作以达至互利共赢。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同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两国元首同意建立战略沟通渠道,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经常性联系。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家副主席韩正出席特朗普的总统就职典礼。最近种种事态的发展显示中美双方都不想让彼此关系搞得太僵,都希望有一定的回旋甚或改善空间。

  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中国拥有较强和有效的反击美国的能力和决心。经过多年来、尤其是过去八年来美国对中国的全方位和无底线的遏制和攻击后,中国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智慧、力量、能力和定力去抗击美国的进攻。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中国大幅减少了在贸易、科技和金融上对美国的依赖,并已经开始对美国的制裁作出果断、迅速、强硬和具杀伤力的回应。

  近几个月来,行将离任的美国总统拜登近乎疯狂地胁迫盟友与美国一起以不同“理由”甚至莫须有的指控,对出口到中国的高端科技产品实施严厉出口限制、大范围制裁中国科技企业、电商巨头和其他企业。美国更不惜悍然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向台湾出售大量高端武器和装备。中国则以对等的、“以牙还牙”式对美国予以反制。事实上,中国对美国的反制裁已对美国企业、科技和经济造成重大损失。

  美鹰派极端主张难全盘实施

  对此,特朗普和他的对华超级鹰派团队不会不察觉,因此他们有可能会较慎重地处理对华关系。各方面也留意到特朗普对拜登的对华高度敌对行动不置可否而并非给予赞赏,所以我们现阶段难以肯定特朗普会否继承或加剧对中国的各种严厉遏制措施。不过,既然特朗普屡屡扬言关税是好东西,是发动贸易战、迫使其他国家让步和保卫美国利益的最佳手段,则中美之间、以关税为主要武器的贸易战和科技战便难以避免。但基于美国清楚知道中国将会以猛烈行动抗击美国的敌对行为,美国在对华贸易战上有可能会有所约束,因此可以预计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会比不少人所预期的规模和涉及的代价为低,而美国也应该不会全盘实施对华超级鹰派的极端主张。

  从国际政治和世界格局的角度看,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美国遏制、打击和孤立中国的能力。拜登总统和他的幕僚经常吹嘘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在中美交锋上对美国的支持,而美国又不断增加与其他国家在贸易和科技上的合作,从而有效达到了遏制中国崛起和孤立中国的目标,但实际情况却与拜登所希望或以为见到的相距甚远。在美国无底线的遏制下,中国在高科技上依然取得长足的进步,而且越来越取得自主性。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而且这个市场还在不断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经济领域容许外商参与,让更多的国家能够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红利。中国是世界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利益上密不可分。截至2023年,中国已经和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由贸易协定,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这类自贸协定日后将会持续增加,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源源不绝动力。中国也不遗余力推动建构区域性自由贸易区(比如RCEP)和多边经济合作平台(比如“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国家组织)、大力倡导新型经济全球化、力主改革全球治理、展现高水平开放姿态。越来越多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友和伙伴与中国之间的共同利益越来越多。

  中国又是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协议的积极参与者、支持者和贡献者,特别是联合国及其属下的机构、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巴黎协定》。中国尊重和重视那些组织在维护国际秩序和促进全球发展上的角色和功能,同时也敦促他们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来建构一个更加公平、开放和包容的国际秩序。中国在维持国际秩序和推动全球发展上所作的努力和所表现的诚意得到了不少国家的赞赏和支持,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领导地位。

  相反,虽然美国不停吹嘘他所拥有和领导的盟友与伙伴网络乃其相对于中国所享有的无与伦比的战略优势,并不时揶揄中国缺乏盟友的支持。然而,过去十多年来,由于美国国内的社会和政治变迁,尤其是民粹主义的冒起和反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出现,无论是共和党或民主党执政,美国走向孤立主义、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的趋势愈趋明显,也难以扭转。即便拜登总统不断确认欧洲国家、日本、韩国等盟友和伙伴的重要性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与他们的合作,但实际上美国与他们的关系并不平等,而且美国不但越来越不愿意对他们让利,反而经常损害他们的利益或与他们争利。最明显的证据是美国的市场对盟友和伙伴越来越封闭,但美国却同时要求他们多买美国的产品比如天然气、农产品和高科技产品。美国越来越不愿意与其他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甚至威胁修改或退出美国已经参加了的自贸协定。尤其重要的是美国的盟友对其作出的安全承诺的信心正在不断下滑。

  特朗普上台后,他的“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和“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等口号背后的美国民族主义、利己主义、单边主义和孤立主义会更为炽烈。特朗普的主要支持者来自蓝领工人、低收入白人、宗教保守势力、部分工会、中南部落后地区、传统“夕阳”产业、高科技巨头和反对经济全球化的群体。这些支持者在美国的政治影响力过去一段时间不断壮大,特朗普不可能违背他们的意愿而开放美国市场或让利予其他国家。为了巩固和扩大其政治基础,特朗普会对其盟友和伙伴提出更多的损人利己或损人又损己的要求和勒索。鉴于其盟友对美国在多方面的依赖,美国的行动在短期内会取得一定的成效。

  中国的世界“朋友圈”越来越大

  然而,与此同时,美国的盟友和世界上不少国家为了自身利益和阻止国际秩序进一步失陷而会选择与中国改善或加强关系。最近,众多西方国家包括英国、法国、德国,以及日本都积极谋求与中国建构更紧密的经贸关系和开展各方面的合作来改善他们疲弱的经济,而中国亦积极在“结伴而不结盟”的方针下采取有效措施来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朋友圈。

  在此消彼长的情况下,尽管中国不拥有美国的盟友网络,但由于朋友越来越多,彼此的实质利益紧密连接,而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对美国的信任度和依赖度又持续下降,则中国在与美国交锋时将在国际社会中获得更大和更真诚的支持,并发挥更大的政治和道德影响力,让中国有更大的底气和能力应付和反制美国的进攻。

  从习近平主席去年12月在澳门的重要讲话中可见,中央明确要求作为国际大都市、拥有密切全球联系、广阔人脉关系和有着不少居民在国际组织担任要职的香港,在国家的广交朋友的大战略中担负关键的角色。为此,香港一方面要加强和织密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另方面则要做好国家与世界“超级联系人”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但对扩大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有利,也会提升香港“一国两制”对国家的战略价值和有利于香港未来的发展。

  鉴于特朗普的性格和行为甚为飘忽和难以捉摸,现在很难准确预测中美关系日后的走势。事实上,客观的情况是,就算特朗普对中国的崛起进行极限施压,美国也绝无可能阻止中国走向富强和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这两个历史大趋势,但美国却必然会为此付出他难以承受的代价、加速美国霸权的没落和促使美国在国际上走向孤立。

  特朗普虽然不时宣扬其奉行的“狂人理论”(madman theory)能够有效迫使其对手就范,但对中国而言却肯定不管用,而过去的经验则是明证。不过,作为一名有商业背景的政客,而且又积累了多年的从政经验,特朗普应该能够以理性角度计算与中国斗争的得失,并以较为务实的政策在中美斗争中为美国谋取最大的实质利益。如果是这样的话,中美关系日后尽管仍会经历不少动荡起伏,但可望不至于让双方进入剑拔弩张、两败俱伤的境地。

  毫无疑问,中国领导人经常提出“和则两利、斗则俱伤”的格言才应该是两国关系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我估计特朗普最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领会这个道理。因此,尽管在特朗普当政下中美关系阴霾密布和斗争不断,但我仍然对中美关系保有一丝良好的寄望。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荣休讲座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