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地缘政治和单边主义抬头,香港必须“识变、应变、求变”,积极切实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展示出“勇于改革、敢于破局、不断创新”的精神,方能在世界大变局中闯出一片天。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近日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盐田港进行调研,并与特区政府官员进行近四个小时的座谈会,充分反映中央对香港的发展非常上心。
以具体发展策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夏主任在座谈会上,听取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介绍特区政府今年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工作重点。夏主任肯定在行政长官领导下特区政府的工作,又希望特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视察澳门重要讲话和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勇于改革、敢于破局、不断创新,并期望粤港澳大湾区更多互惠合作、联动发展。“勇于改革、敢于破局、不断创新”,既是中央对特区政府的期许,亦是香港得以突破现有经济产业瓶颈的关键。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从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切实可行的宏图伟略。
拆墙松绑以新思维推动发展
北都是香港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前线阵地,发展局预计该项目未来10年可以提供约1700公顷熟地,其中已施工的新发展区,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及新田科技城,未来五年就预计产出约570公顷熟地。北都的发展除涉及房屋和一般商业用地外,亦为优势产业提供土地进行发展。
北都之外,河套香港园区同样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体现。主责的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去年11月发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积极发展河套香港园区作为国家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政府已表示会投放更多资源并结合市场力量,加快河套香港园区发展,亦会积极考虑在政策上拆墙松绑,务求早日将河套合作区打造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桥头堡。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香港高度国际化的特点和优势,当然离不开航空、航运和物流等范畴。去年投入运作的三跑道系统大大提升了香港国际机场的运力基础,机管局今年内也会把位处大湾区的候机楼由20个增加至30个,同时优化来往大湾区九个口岸与机场的快船服务,以更充分发挥连接大湾区及世界各地的“双门户”角色。特区政府亦会利用自身优势在飞机维修、人才培训及飞机租赁融资等三个方面协助国产大型民航机C919在国际舞台发光发亮。
因势利导推动不同产业发展
要为香港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可能,特区政府亦一直引领商贸业界变革求新,以巩固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举例而言,特区政府积极协助业界把握电子商贸的发展,“识变、应变、求变”进行升级转型,抓紧内地庞大的电商市场和开拓东盟新市场。
香港亦要当好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超级联系人”、“超级增值人”。特区政府一直推动香港与内地金融市场高度融合发展,并积极连同金融监管机构和业界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构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进行法例修订为外地公司迁册香港提供简单便捷的途径,以及召开深港金融合作委员会以促进两地金融市场共同发展,都是香港加快改革促兴和进一步加强粤港合作的重要措施。
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央亦表明希望香港落实“无处不旅游”理念。推动文化、创意及体育产业有助香港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早前发表的《香港旅游发展蓝图2.0》已提出多项建议,着力突破香港旅游业的瓶颈,透过开发和善用香港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旅客提供更多不同的深度旅游体验;再加上即将正式启用、可以容纳5万名观众的启德体育园,香港势必可以吸引大量境内外观众到访,令香港“丁财两旺”。向各地旅客展现香港活力、多元,而且具备深厚中国文化底蕴的一面。
香港致力突破现时发展桎梏
今日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等西方国家视打压香港为遏制国家崛起和发展的方法。在此背景下,香港别无他法,唯有做到“识变、应变、求变”,以“勇于改革、敢于破局、不断创新”的精神去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的经济方可以找到持续增长和发展的机会。纵观上述特区政府不同政策范畴的发展方向和计划,均能充分体现特区政府改革、破局和创新的决心。只要社会各界有此共同信念,与特区政府携手合作,香港定能香港突破现时发展桎梏,迈步前进、再创高峰。
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