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社会各界为振兴本港旅游业,共同努力想方设法,一方面吸纳盛事来港举办,另方面集合地区力量举办多元活动,期望达至香港“无处不旅游”,促进整体经济发展。
据旅发局最新访港旅客统计数字,2024年全年初步访港旅客有近4500万人次,按年上升逾三成;当中内地旅客按年增加近三成,长途市场包括欧美等地的访港旅客人次亦按年增加五成。去年过夜旅客比例占一半,他们平均留港3.2晚。这些数据令人振奋,反映一系列吸引来自世界各地旅客来港的措施得到显著成效。
新一届区议会去年初上任后,全港十八区分别设立提振地区经济专责工作小组,就筹办富地区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活动提出建议,吸引旅客和本地市民。
提振地区经济专责工作小组至今运行一年,来自不同背景的区议员在会议上积极提出建议,例如区议员运用自身网络,连结地区商户支持小组的建议,在不同活动中提供优惠,炒热气氛之余,亦有利向市民和旅客宣传活动,令成效翻倍。
至今各区成功举办不少创新又具吸引力的活动,成功带旺区内经济。以大埔为例,去年庆祝国庆活动之一的“国庆大埔×奶龙无人机主题表演”,联乘内地人气卡通人物奶龙,无人机拼砌出多个具大埔地区特色的图案,吸引大批区内外的市民和旅客特意前来,多家传媒连日持续报道,成效甚佳。去年6月举办的“大埔龙舟缤FUN嘉年华”,乐高(LEGO)是赞助商之一,当日设有一条以LEGO砌成的七米龙舟,不但有区外市民慕名而来,更有内地乐高迷专程来大埔朝圣。
又例如大埔区“招牌”新春活动──林村许愿节,提振地区经济专责工作小组的成员积极提出好点子,甚至亲身走到前线逐间商户洽谈合作,提议将多项活动串连起来,市民买宝牒后可获赠优惠券,优惠券又可留在情人节的心愿市集使用,串连两个活动,激活人流。此外,透过微调活动的实际操作,也大大增加了活动的吸引力和成效,例如有市集因食环规例而不设熟食档摊,经过与食环署商讨,建议日后可在活动现场安排商户售卖小食,甚至适当开放售卖不同饮品,让活动更有气氛,带旺人流及经济。
最终当局延长小组任期一年,现在来到第二个年头,我们正思考如何在区内进一步发掘更特别的活动,刺激消费。还记得小组成立之初,区内商户还不知道区议会有这样的一个小组,经过一年合作,他们了解到小组的运作、工作成效,以及如何合作等,相信未来必定可以合作打造出更精彩和吸引的各式活动。
为更有效地宣传全港十八区区议会积极推出的地区活动,笔者建议特区政府设立一站式资讯平台,提供“盛事日表”。除了更新每日“盛事”的最新资讯,亦可配合十八区区议会提供的各地区活动资讯,让活动“出圈”,“盛事经济”联乘“地区经济”,更广泛地吸引市民和旅客,激活消费。 新民党大埔区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