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接纳最低工资委员会的建议,将法定最低工资由时薪40元,调升至42.1元,增幅为5.25%。特区政府刊宪后将提交立法会审议,通过后,法定最低工资将于今年5月1日落实。最低工资增幅跑赢通胀诚然是好事,但最低工资与现实脱节,也是客观事实。
近年香港经济复苏,劳工短缺,不得不引入外援救急,基层打工仔收入有所提升。餐饮业请钟点工,没有50元很难请到人。零售业方面,时薪在60元至80元。如果是建筑工地,时薪更高。劳工界指出,现时最低工资覆盖的劳动人口约2万人,基本上是政府的外判清洁工,占全港打工仔的比例可忽略不计。最低工资可保障的劳动者范围越来越小,被认为是象征大于实际。
更有人计算过,最低工资不如申请综援。2024年,四口家庭的平均每月综援金额已达18660元。以最低工资42.1元计,一个4口家庭中2人全职工作,工作26天,即8(小时)×26(日)×42.1元×2(人),每月收入仅有17513.6元,较综援少了1146.4元,同时也跌入贫穷线。两人勤奋工作的收入竟然不如领综援,请问如何能鼓励就业?
横向比较,香港的最低工资就更加相形见绌。现时欧美国家的最低工资在80港元以上,有的已达100多元,超过香港最低工资的一倍。在亚洲“四小龙”中,香港的最低工资也是最低的,如韩国现时的最低工资约56.45元,台湾为45.1元。新加坡最低工资采月薪制,最低工资为5000新币,约2万9000港元。日本经济停滞30年,人均GDP现时仅约香港的一半,但日本的最新最低工资为54.56元,仍比香港高出一大截。
最低工资的出发点无疑是好的,特区政府近年从谏如流,作出不少改革,如今年首次采取方程式计算最低工资水平,减少劳资争拗,并将两年一检改为一年一检,这些都体现了对基层的关爱和担当。但显而易见,在着力为基层排忧解难方面,各方还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