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在国家进步中开创香港未来\叶建明

2025-03-15 05:01: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一如往年,一年一度的两会宣讲拉开帷幕。对此有人或许会问:港人为什么需要了解两会?为何需要领会两会内容和精神?

  全国两会是国家制定年度发展规划及长期战略的重要平台。这场汇聚中国政治智慧与发展蓝图的重要会议,不仅为国家发展指明方向,也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关键指引。

  作为“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从两会内容中把握国家战略、校准自身定位,可以更精准地跟随国家步伐,更清楚自身在国家发展中的定位和责任,在国家进步中定义香港的未来,保证“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香港自回归以来,始终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独特角色,但其角色内涵随时代演进不断深化。之前香港凭借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成为内地连接世界的桥梁。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跃升,中央对香港提出了新要求,如“八大中心”建设,以及今年两会提出的“深化国际交往合作”,香港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国家战略需求的升级。

  “被动受益者”转为“主动共建者”

  两会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窗口,集中呈现了中央政府统筹全局的顶层设计。比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核心关键词,反映出国家经济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转型决心。香港若脱离对这一主线的认知,便可能错失与内地产业升级的协同机遇。

  历史经验表明,香港的繁荣始终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无论是回归前还是回归后,香港抓住的每一次重大机遇,既是国家高瞻远瞩,也源于香港对国家政策走向的把握。如今,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科技竞争白热化,香港更需从两会精神中捕捉国家进步的方向,完成从“被动受益者”向“主动共建者”的转变。

  香港的独特性在于其“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制度优势,而这一优势的持续发挥,离不开对国家战略的深度了解和深度对接。两会内容不仅涵盖经济目标,更涉及法治建设、社会治理、文化传播等系统性部署,为香港提供了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接口。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香港的制度灵活性(如普通法体系、国际化营商环境)唯有与内地的规模化市场、政策资源相结合,才能释放最大效能。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产业链呈现区域化、短链化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国以“一带一路”倡议等多边机制深化对外开放,而香港的角色亦从“超级联系人”升级为“超级增值人”。今年两会更强调“要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两会报告为此提供了战略路线图。香港需要思考如何在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独特作用。

  “全国一盘棋”发挥香港优势

  今年两会提出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抓手,系统部署前沿领域。其中“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要求加强核心算法、高端芯片等关键技术攻关。香港拥有5所世界百强大学、15所全国重点实验室,基础科研实力雄厚,但在成果转化方面长期受制于本地市场狭小等因素。国家“新型举国体制”为香港突破瓶颈提供路径。这种“国家需求+香港所长”的模式,正是两会强调的“全国一盘棋”思维的体现,也是香港发挥独特优势的舞台。

  尽管战略机遇清晰,但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进程中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其中就包括部分民众对国家治理体系理解不足,对国家发展方向和举措不甚了了。为此,香港需要建立常态化、有效的政策解读机制。亲身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向社会各界解读两会精神是题中之义,更是责任。

  全国两会作为中国式民主的集中展示,不仅呈现国家进步的宏伟蓝图,也揭示了香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坐标。从两会内容认知国家进步,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国家建设,共享发展红利,在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潮中重铸辉煌──这正是“国家好,香港更好”的现实逻辑。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