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从黎智英到刘珈汶 被美西方用完即弃的乱港分子\卓 铭

2025-03-17 05:02: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常驻联合国机构的官员会见黎智英家属及所谓“国际法律团队”等人,再度拿黎智英案大做文章。但另一方面,美国却宣告冻结资助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电台等反华平台;英国也因为财困而停止对众多在英乱港组织拨款。这令原本为黎智英撑腰的义正辞严,一瞬间就变成了一场可笑和虚伪的闹剧。在美西方心目中,乱港分子的地位已由昔日不可一世的传媒老板,成为一个添烦添乱的西方“负资产”。

  连“美国之音”都死期将至

  黎智英所谓“国际律师团队”其中两名成员上周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呼吁释放黎智英,虽说言辞还是那么千篇一律,但好歹还举着“民主、自由”的旗号。岂料几乎同一时间,美英等国便立马露出了马脚。

  先是由罗冠聪牵头成立在英乱港组织“香港协会”,因为英国政府“收水喉”而决定解散,而由另一乱港分子郑文杰创立的“英国港侨协会”,也因为同一原因而用尽资金,需要依赖私人捐款度日。

  在美国,特朗普和马斯克的“炒人”行动未见停止,火头甚至爬到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自由欧洲电台等多间受美国资助的反华媒体身上。数百名相关员工在周末时收到公司电邮,指他们被禁止进入办公室,而且须上交记者证、办公室设备等,连公司也进入停摆状态。

  不管美西方之前嘴上怎么说关心香港、支持“抗争”,但事实摆在眼前,没有钱,这些反华组织和相关资源就是第一个被终止资助的对象。“民主、自由”重要,但也不及政府的财政重要。更何况,现在美英等国也确实说不上经济富裕,特朗普“无差别”对盟友发动关税战,对美国而言算是敛财手段,但对欧洲的盟友来说,便是在经济不景之下雪上加霜,这种时候还有谁会理那些乱港分子不切实际的诉求?就在昨日,被香港国安处通缉的“港独”分子刘珈汶,称遭到英国警方歧视,容许白人过马路,却又把刘珈汶等人封锁在一个既定区域。从这已可见英国政府对乱港分子的态度。说白一点,现在的海外乱港分子对当地政府而言,不过是单纯的麻烦制造器。

  那为何美西方到今时今日,还要拿黎智英案说事?理由简单不过,因为黎智英一不在他们自己的国家,二又可以满足他们“打香港牌”遏制中国的要求,相当于一个免费的“反华工具人”,既然腾不出多余的钱来支持其国内的乱港组织,那为何不用这现成的“素材”做文章?

  但可笑的是,一些乱港分子至今还以为自己跟美西方搭在同一条船上。黎智英之子黎崇恩早前就特地在美国《纽约邮报》撰文,乞求特朗普出面救爹,并且拍马屁功夫尽出,一边称这能让特朗普“成为英雄”,甚至妄言能改善中美关系云云。先不论黎崇恩期望这种“告洋状”行径能捞救黎智英根本是痴心妄想,关键的是,他求救的对象是特朗普,一个以“美国优先”为口号、可以毫不犹豫出卖乌克兰的逐利政客,对黎智英会有多在乎?换个说法,特朗普连乌克兰这种重大问题都能反面不认人,难道他会觉得黎智英比乌克兰更重要吗?黎崇恩此举恐怕是热脸贴着冷屁股,使自己彻底成了小丑。

  黎智英成美认知战的陪葬品

  今次所谓“黎智英国际法律团队”在联合国上的发言,也不过是一次廉价的政治表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本应是个合作处理重大人权问题的国际平台,但问题是,在西方国家的操弄下,其早已沦为进行政治攻击的工具,容许连黎智英本人都划清界线的所谓“国际法律团队”在会议上大放厥词,公然干涉香港的司法程序,还生安白造出一堆黎智英在狱中遭到虐待的抹黑言论,这些反华政客只是在不断消耗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公信力。

  再者,美西方真要谈“人权”,最好还是先管管自家后院。种族歧视、移民问题,这些活生生而且更重大的人权问题不管,美西方现在倒好意思对香港事务指手画脚?正如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所说,这些国家罔顾自身法治、人权斑斑劣迹,却毫无依据地指责其他国家和地区,彰显出其虚伪双标,其行径注定徒劳无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