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被美国抛弃、总统泽连斯基还在全球瞩目之下,被特朗普和万斯轮番赤裸裸地羞辱,震惊了世界。
乌克兰的悲剧,虽然有各方面的内外原因,但根本上讲还是当下国际秩序的必然结果:即大国出于自己的利益任意干预小国命运。仅以冷战后来看,先有南斯拉夫被肢解,再有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被推翻,直到今天的乌克兰。这其中前四个都是西方和北约所为。只不过西方有话语权,可以合理化和正当性自己的行为,俄罗斯尽管用西方同样的方式以及以同样的话语体系为自己辩护,但由于没有话语权而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被西方和北约干预过的国家中,和乌克兰最为类似的是南斯拉夫。
第一,两者长期是西方的盟国,但最终都被西方抛弃。
早在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政府就向南斯拉夫提供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以及贷款。1949年南斯拉夫不顾苏联的反对,在美国支持下成功地申请了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1951年美国还把南斯拉夫纳入共同防御援助计划。这是美国二战后第一个援外法案,后来还和马歇尔计划合并。因为在美国看来,南斯拉夫是对抗苏联和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颠覆模式。
失去利用价值即被抛弃
可以说冷战时美南的情谊是今天的乌克兰所不能比的。但尽管如此,冷战结束后,南斯拉夫地缘价值丧失便被西方抛弃。1991年苏联解体,同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等寻求独立。西方不仅迅速承认,还以武力干预南斯拉夫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的行动,最终导致其解体。
第二,南斯拉夫的地缘环境和乌克兰相似:有强大的对手环伺,盟友却相距甚远。冒犯后便举国受难。
早在二战时,南斯拉夫就面临这样的严峻形势,当时除希腊外,周边国家都是轴心国。盟友英国和法国却遥不可及。所以在英国介入推翻亲德政府后,便招致灭国之灾。冷战后,南斯拉夫和后来的塞尔维亚逐渐被北约国家环伺,盟友俄罗斯则远在一边,更糟糕的是冷战后的俄罗斯处于转型期,国力孱弱,自顾不暇。所以当以武力维护国家统一时被北约攻击,就不得不接受国家解体的命运。
克里米亚举行公投时俄罗斯族占58%,乌克兰人仅占24%,其结果不言而喻。乌克兰政府不承认结果,理由是要由乌克兰全民公投决定,西方也认为公投不合法。但是2017年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西班牙政府宣布非法,并在当地实行戒严,逮捕参与公投的骨干。公投当日,西班牙国家警察和国民警卫队暴力清场并封锁部分投票站。后来加泰罗尼亚政府几乎所有内阁成员被捕,多数被判10到13年监禁。尽管如此西方并没有谴责和制裁西班牙,也没有承认公投结果。为此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质疑欧盟支持科索沃独立为双重标准:“为什么加泰罗尼亚公投独立就是不合法的,但科索沃独立连公投都没有就被你们支持?”
可以说,对于西方眼中的异己,立场相同就以民族自决为由支持独立,相反就主张主权完整。
不过塞尔维亚和乌克兰也有很大不同:在经历国家一再亡国和最终解体的磨难后,塞尔维亚最终正视了残酷的国际现实,吸取了历史教训,实行生存至上的外交政策。其一,即使欧美严重损害自己的核心利益:支持科索沃独立、北约部队驻扎在科索沃,塞尔维亚仍然选择不和欧美对抗,除明确表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科索沃问题,还尽可能地与之合作,包括军事合作。和美国的密切军事合作甚至超过和俄罗斯,也与北约进行联合军事演习。2016年还经议会批准,允许北约人员在塞尔维亚领土内自由行动和享有外交豁免权。甚至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塞尔维亚不仅谴责了俄罗斯,还通过第三方向乌克兰出口约8亿欧元的弹药。与此同时,还积极申请加入欧盟。虽然塞尔维亚自己也清楚可能性极小,但姿态要做足。
乌克兰只能在夹缝求存
欧盟和北约就在自己周边,睦邻或者稳邻是塞尔维亚最重要的外交原则和战略利益。否则仅仅是周边封锁,作为内陆国家的塞尔维亚就无法承受。俄乌冲突爆发后,塞尔维亚曾邀请俄罗斯外长访问,但周边国家封锁领空,访问就不得不取消。
其二,和传统盟友保持一定距离。原因很简单,俄乌冲突使得俄罗斯和欧美全面对抗,受到西方全力遏制。塞尔维亚如果支持俄罗斯,它将无法承受和西方对立的代价。为此,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总统武契奇仅和普京通过一次电话。2024年普京多次邀请他参加在俄罗斯举行的金砖国家会议,他也婉拒。
塞尔维亚如此卑微的迎合西方,才得以在当下的国际秩序下生存了下来。但需要指出的是,塞尔维亚之所以能做到,固然是它自身的“务实”外交,但更重要的是它的国力已经弱小到不再构成威胁,也是西方在当前遏制中俄的形势下对它的忽视。
如果乌克兰想借鉴塞尔维亚的“成功之路”,就只能和它一样放弃武力维持国家统一、全力避免和俄罗斯对抗。这其实是当下国际秩序唯一理性的选择,否则它想做塞尔维亚也不可得。
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