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有话要说/多管齐下支援港企“走出去”\蔡冠深

2025-03-19 05:01: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当前全球政经局势复杂多变,国际经贸以及营商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对香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务营运与市场拓展带来相当挑战。特区政府一直透过不同资助计划,纾缓中小企的经营压力。早前当局就“BUD专项基金”及“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推出优化措施,以更聚焦和可持续方式支援中小企。面对公共财政负担压力,笔者认同当局有必要适度调整对中小企的资助规模,正如新一份预算案指出,平衡公共财政与投资未来同样重要,支援中小企持续发展正是促进香港产业未来布局的重要一环,期望当局在平衡公共财政的同时,也要支援企业发展,巩固及提振工商界对经营前景的信心。

  随着国际地缘政局、贸易冲突和保护主义持续升温,香港作为外向型和高度依赖国际贸易及外来投资的经济体,难免受到考验。香港中华总商会于年初进行年度会员意见调查,结果显示近半从事制造业及进出口贸易的受访会员忧虑地缘政局紧张、中美关系不确定等因素将对今年经济与营商环境构成十分大或颇大影响。

  为应对外围环境带来的挑战,各行各业都需要积极变革,激发创新活力,开辟新发展领域。港商近年亦积极在东盟等周边地区设立新的生产线,通过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积极探索创科与跨境电商等多元业务发展机遇。特区政府推出包括“BUD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等一系列支援中小企措施,对装备企业升级转型发挥积极作用。

  以“BUD专项基金”为例,自2012年推出以来,共批出62亿元资助额,获资助地域及项目范围亦不断扩大,对提升受惠企业的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力以及长期发展均产生正面作用。早前当局提出优化“BUD专项基金”措施,包括放宽申请易递交申请项目的期限、增加可获资助的项目措施等,相信能协助港商扩展业务版图。

  笔者留意到,当局提出的优化措施亦涉及调整“BUD专项基金”及“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的资助比例,由过往政府与企业各负担1:1的总核准开支调整至1:3,政府资助额首期拨款亦由75%下调至20%。笔者理解在当前财赤严峻的情况下,当局有需要在有限资源下,更灵活为中小企业提供持续的支援;期望特区政府能与工商界保持紧密联系,了解中小企业面对的困难和实际需要,并提供全方位支援。我们亦期待当局在公共财政状况得到改善后,当局能将资助额度和比例等回复到原来水平。

  长远而言,我们期待特区政府能探讨把“BUD专项基金”的涵盖地区进一步扩展至所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并就当前大行其道的跨境电商业务等,向中小企提供包括资金、物流、税务以至宣传等不同范畴针对性支援,协助中小企积极拓展内地与海外跨境电商业务发展新机遇。此外,当局亦可研究进一步优化“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因应不同担保产品,降低贷款利率或提供更多利息补贴,并考虑把相关担保计划恒常化,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急支援。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