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下一站深圳湾

2025-03-24 05:01: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连接洪水桥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预计2034至2038年落成。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昨日表示,铁路将增设“深圳湾站”,借此来提升香港西部的跨境连接性。新站的设立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两地融合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

  根据《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规划,港深西部铁路全长约18公里,其中香港段长8公里,会由港铁洪水桥站附近出发,途经厦村及流浮山,再连接到内地深圳湾口岸及前海。铁路建成后,不仅能加快北都建设,也将成为港深两地发展的重要“连接器”,届时民众往来将更为便捷,而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枢纽角色也将更为凸显。

  由于是跨境铁路,需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这包括选址、兴建、运营以及管理等方面。陈美宝昨日表示,两地都希望以创新模式推进项目,包括同步各自兴建,以及让深圳方面采用的工程承建商从当地钻挖到香港段的海底的做法。而未来在共同营运时,也会透过深港合作的办公室去探索,看能否共同委聘统一的铁路营运者。

  新设深圳湾站,将打通香港西部与深圳的铁路连接网,这也意味着未来将再增加一个口岸。至于口岸的通关模式,不外乎“一地两检”和“两地一检”的模式,哪一种更安全、更可靠便捷就用哪一种。而就口岸选址而言,不少立法会议员认为,设在前海更为合适,一方面香港可与深圳分摊建造成本,节省口岸的建设开支,另一方面有助释放北都的土地于其他用途。

  港深西部铁路的规划与建设,有望成为大湾区发展的“样板”。无论是铁路建设还是通关安排,都应以提速、提效、提质、提量和便利旅客为大原则,以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大方向。哪一“制”更有效,就用哪一“制”;谁的办法更管用,就用谁的办法。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改革和创新思维。这方面运输及物流局正在作出积极有效的探索,值得肯定。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