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筑牢国家安全基石 展现由治及兴新气象\陈子迁

2025-03-25 05:02: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3月23日是《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国安条例)刊宪生效一周年。去年,立法会全票通过国安条例,标志着香港特区完成履行自行立法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补齐在国安上的短板,这不但关系香港的长治久安,对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更具有里程碑意义。回顾一年来,条例为香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国家安全相关法律的有力护航下,香港在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多个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展现出由治及兴的新气象。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社会各界应居安思危,国安意识不能松懈。《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和香港国安法紧密衔接、相辅相成,成功筑牢维护安全稳定的防线,为对接国家重大规划部署、把握国家发展机遇,促进香港良政善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筑牢国安屏障,有力地排除、规避各种内外风险,不仅有助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同时让社会各界可以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下全力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促进香港高质量发展。

  “国安才能港安,国安才能家安”。国安条例明确界定了分裂国家、颠覆国家政权、恐怖活动、勾结外国或者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各类罪行的构成要件,为司法机关开展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清晰、有力的法律依据,有效防范、制止和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执法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事,既有力维护了国家安全,又充分保障了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事实证明,维护国家安全与保障居民权利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在国家安全得到切实维护的基础上,香港社会实现了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街头暴力消失,社会秩序恢复,市民生活回归正常。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社会表象上,更体现在市民心态的积极变化上。这一年来,香港社会对国安的认识已显著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更是深入人心。广大市民认识到,只有国家安全得到保障,香港才能实现长治久安。

  国家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只有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政府方能集中精力解决深层次经济民生问题。住房、就业、医疗等民生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香港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作出自身贡献,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社会稳定亦为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惠民政策,切实解决市民关心的实际问题。这种良性循环的形成,正是国家安全得到保障的必然结果。

  良好的法治能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巩固香港独特优势。国安条例的实施,有力维护了香港的法治环境,令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增强了国际投资者信心。这一年来,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竞争力得到巩固提升。在招商引资方面,香港成绩斐然。

  2024年香港初创企业数量攀升至4694家,较2023年增长10%,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达到9960家,同比增长约一成,创下历年新高。香港再次获评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国际金融中心排名重夺全球第三;世界竞争力排名上升两位高居第五;人才竞争力上升七位重回前十。多项排名的上升,标志着香港依然是“干事创业的天堂,成就梦想的地方”。

  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香港的“内联外通”优势在国家安全得到保障下可以更好地发挥。国际资本持续流入,创新科技产业快速发展,香港经济展现出新的活力。这种发展态势充分证明,国家安全是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石。展望未来,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香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律师、吉林省政协委员、香江聚贤法律专业人才委员会主任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