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缅怀前贤/悼科大创校校长吴家玮\叶玉如

2025-03-25 05:02: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周三,我们聚首校园,心情既沉重,却又满怀感恩,追思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教授,缅怀其非凡的一生与不朽的功业。

  吴教授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杰出人士─既是造诣深厚的科学家、备受尊崇的教育家、运筹帷幄的大学管理者、出类拔萃的社会领袖,更是高瞻远瞩的创校先驱,创立香港首间以科研创新为导向的高等学府─香港科技大学。

  吴教授1937年出生于上海,童年历经战乱,随家人辗转迁徙于沪港台三地。1955年赴美留学,在异乡展开人生新篇章。凭借其坚毅的精神,他先后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取得硕士及博士学位,继而赴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

  吴教授的学术生涯始于担任西北大学助理教授。其卓越领导才能与独到见解,迅即在学界崭露锋芒。1983年,年仅45岁的吴教授缔造历史,成为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成为史上首位执掌美国主要大学的美籍华人。

  可是,在移居美国逾三十载,正值事业巅峰的吴教授,于1986年受到号召,加入科大筹备委员会,协助香港筹建一所崭新的大学,及后更毅然返港,出任科大创校校长。吴教授其后在回忆录中透露,当时四名子女无一赞同他的决定,惟妻子却问了他两个关键问题:“科大能够找到比你更适合的校长吗?”及“假如你放弃是次机会,二十年后你会否后悔?”吴教授的答案自是了然于心。

  吴教授矢志创建一所培育人才、推动创新、提升香港国际地位的世界级研究型大学。这个在常人眼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却无阻吴教授的决心,并逐步达成,他以坚定不移的意志和高超的说服力,成功争取一群学术界顶尖人才加入,与他一同开拓这个鸿图大业。

  这群创校元老群策群力,积极为科大筹募资金,并与政府机构及商界紧密合作,以及延揽全球菁英加入大学。吴教授秉持“创造而不覆製”的理念,由零开始,仔细为科大筹划一切,包括大学发展策略、课程框架、校徽设计、校园设施、以及管治架构等。他视此挑战为千载难逢的机会,借此为香港高教界建立一所推动创新课程与具前瞻性的研究型大学。

  科大于1991年正式开学,较原计划提早三年,并由吴教授出任创校校长。我1993年加入,与吴校长共事长达八年之久,直至他于2001年退休。其间,我不但从他身上学习到勇气、坚毅及对教育的热诚,更学会如何担当好领袖的角色,及建立卓越的大学教育。其中,他坚决要求只聘用顶尖的学术人员,持守“一流带一流”的信念,认为只有一流的师资,才能培育一流的人才。此一原则,正正是科大在短短三十年内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地位的重要基石。

  除了为科大的学术及研究实力打好根基,吴教授更早已放眼内地。对吴教授而言,科大不仅为香港首间研究型大学,更是全中国一所别具前瞻性的院校之一。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人所共知,但早在三十多年前,吴教授就已提出“香港湾区”的概念,并积极推动香港特区与深圳之间的合作,预示了日后两地更深层次的融合。

  其中,吴教授更促成了科大于1999年与北京大学和深圳市政府三方携手合作,在深圳高新区成立“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修院(深港产学研基地)”,标志着香港、深圳以及内地其他顶尖大学合作的重大突破。2000年10月,我随他到访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考察,汲取宝贵经验,为筹建“深圳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制定策略发展计划,翌年,这一构想亦随之实现。

  在过去三十多年的科大岁月,我有幸见证吴教授的远见,为科大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他为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带领科大迅速跃升成国际公认的顶尖世界级学府。如今,尽管我们怀着悲痛之心悼念吴教授,但看到一代又一代的科大人致力传承吴教授的精神,薪火相传,我亦满怀欣慰。吴教授毕生所展现的奉献精神、坚毅不屈、力求卓越及对知识的渴求,奠定了科大的核心价值。他所孕育的文化将会继续激励着我们,使我们不断突破界限、勇于创新,并在各个领域努力不懈地追求卓越。

  我与吴教授有无数弥足珍贵的回忆,最令我难以忘怀之一,是去年四月,他亲自向我颁发30年长期服务奖,他当刻温暖的笑容及真挚言辞,充分反映了他个人对科大社群深厚的关怀。吴教授始终坚信,人才是科大赖以成功的关键,也是大学最宝贵的资产,因此,他致力缔造充满活力的氛围,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追求卓越,这种信念,我时刻铭记于心。

  吴教授,感谢您为科大带来具远见的开拓精神、充满同理心的领导力、服务人群的坚定使命、以及透过变革带来的巨大贡献。凡此种种,将会永远长存于科大上下的心中,我们会永远怀念您。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