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完善网约车服务

2025-03-26 05:01: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网约车平台Uber昨日表示,认同应领取牌照并落实司机背景审查等安全标准,同时认为网约车辆和司机的数量不应设立限制,并应让司机可以灵活选择工作时间。Uber并引用调查数字,指香港对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的需要持续上升,预计十年后每日的需求将达到140万人次。

  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约车作为个人化的点对点交通服务工具已是大势所趋。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在交通服务方面也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香港部分的士服务质素参差,例如拒载、滥收车资、服务态度差等,多年来备受诟病,无法满足市民及游客对舒适、便捷交通服务的要求。网约车提供预约功能、透明收费及乘客评分机制,因此受到市场欢迎。

  但由于种种原因,进入香港已经10年的网约车至今未能合法化经营,衍生安全风险,也导致与的士业的不公平竞争。的士业不满网约车抢了自家生意,双方冲突不断。为迫使政府打击、取缔网约车,的士业曾多次威胁要发起罢驶行动,但这种为了自身行业利益而绑架公众利益的做法适得其反,要求将网约车合法化的呼声不断高涨。

  特区政府近年来积极寻求应对方法,相关部门去年表示将在今年内提出网约车立法建议。上个月,运输署表示争取在年内订定规管框架,并提交立法会讨论,这显示规管工作已进入较为具体的阶段。

  对于立法规管网约车,各界认同当遵循两大原则。一是的士业存在的问题到了必须正视、必须解决的时候。虽说有关部门推出了的士计分、的士车队等制度,但唯有引入良性竞争,打破市场垄断局面,才是根本之策。二是改革必须以公众利益、长远利益为依归,不能被利益集团绑架,循序渐进地推进。

  内地及不少外国城市的经验证明,的士和网约车并存,不仅可以实现,而且最能符合公众利益。各界期待,网约车服务的监管工作能早日落实。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