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香港以平均每月20场的密度举办国际盛会,这不仅是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加强香港的国际化的需要,也是香港由治及兴,强化政府治理体系、巩固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现。
3月26日,第三届“裕泽香江”高峰论坛在香港举行。论坛汇集多家全球具影响力的家族办公室,进一步展示香港作为世界领先国际资产及财富管理枢纽的吸引力和长远前景。论坛上不少讲者都认为香港是设立家族办公室的最佳地点。
紧接着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将于4月14日至15日首度在香港举行,预计将有逾千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商界、国际组织、领军企业代表及权威专家学者等参加,透过探讨人工智能、数字金融、数字政府和智慧生活等科技领域的最新趋势,深入交流意见和分享经验,以深化区内的数字合作,塑造亚太地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此外,6月香港将举办金融与产业峰会,涵盖包括AI、机械人、製药、新能源等行业,峰会将聚集数百个全球企业、科技公司以及基金,透过金融赋能去推动产业合作。
展示香港的活力与潜力
事实上,去年以来,特区政府在中央的支持配合下,积极致力打造“盛事经济”,透过逾240个形形色色的盛事活动,振兴香港市道,成功吸引约200万名旅客参与,为香港带来约75亿元消费额及45亿元经济增值。
“盛事之都”活动的展开及活跃,对香港国际化的意义及影响深远。
首先,这些活动提升了香港国际形象与吸引力,向全球展示了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活力和潜力,充分凸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创科中心的地位,以及“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展现了其作为全球创新、投资和跨文化合作枢纽的独特优势,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永续发展方面,香港设立香港人工智能研发院和“创科产业引导基金”,举办国际机器人大会等活动,旨在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透过这些盛事,不仅深化了香港与国际社会的联系,也为香港在全球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平台,为香港带来了更多的国际资本和合作新契机,对促进经济与产业发展开创了更多机遇,并且带动了住宿、餐饮等相关领域的经济活动,为香港经济注入了新的动能。
其次,香港作为多元文化的交汇点,透过各类国际性的高峰论坛活动,促进了全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激发了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灵感。这不仅丰富了香港的文化内涵,也可为香港在全球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奠定基础。
在全球经济低迷不明朗的大环境下,去年10月以来本港经济却一枝独秀,港股今年以来跑赢英美日等主要市场,大市年初至今涨幅达20%,日均成交额超过2400亿元,超过2021年的高位,创新纪录。而在IPO市场,年初至今已有14间企业敲锣,集资额按年增长3倍。
把“内联外通”作为发展根本
国家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支持,使香港“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整体评分上升11分至760分,香港总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并在亚太区继续居首。内地AI等科技的发展,DeepSeek的崛起,令中国的科技产业和股票估值得到提升。北水南来为香港经济送来源源不竭的活力。靠的完全是国家在背后的坚定支持。
事实上,香港的“内联外通”,“内联”是根本,没有国家的强大和支持,就没有香港“外联”的本钱,因此,香港在由治及兴新阶段要把“内联外通”作为发展的根本,在做好“内联”的同时,需要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广泛拓展国际联系,提升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继续发挥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更好地做好擦亮“中国香港”国际大都会金字招牌。
香港之“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产物,其内涵有异于欧美西方所设定的标准,更多地重视具有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过去百多年,西方式现代化从香港向内地输入,而未来中国式现代化将更多地从香港向海外展现。而这正是香港在中国式现代化中重要的价值和角色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