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润泽香江

2025-04-02 05:01:3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际水务领袖高峰论坛昨日在港举行,这是特区政府为纪念东江水供港60周年而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之一。这些活动再现了东江水供港的非凡历程。从香港上世纪六十年代旱灾下的艰难岁月,到东深供水建造工程的伟大壮举,再到粤港两地为保障水质水量而作出的不懈努力,都一一呈现在公众面前。

  奔腾不息的东江水滋润着粤港澳大湾区,60年来累计供水671亿立方米,其中对港供水达300亿立方米,占香港淡水供应量的八成。正如有市民指出,若没有东江水的稳定供港,香港的经济发展就难以为继,金融中心可能因为缺水而停摆,市民的生活就有可能重回“制水”的年代。

  香港经济在六十年代后开始起飞,创造了举世惊叹的东方之珠奇迹,这绝对不是偶然的。可以说,没有东江水,就没有今日的香港。

  供港东江水稳定、安全、高效,在国际上备受赞誉,这是中央大力支持以及内地同胞无私帮助的结果。事实上,为了确保东江水的清洁安全,有关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禁止在保护区域从事采矿、养殖等活动,属污染性的工厂一律迁走。另一方面,东深供水工程经历多次维修与扩建。这些付出是无价的,是香港水费上无法显示出来的。

  就香港水费而言,已经30年没有涨价,世所罕见。这与其他公用事业如电力、交通、煤气的几乎年年涨价形成鲜明反差。与国际上其他大城市相比,香港水费的绝对值以及水费占市民收入的比重都是最低之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供水价格处于低水平。

  东江水供港60年间从未间断,承载着一脉相连的家国深情,也是中央挺港、惠港政策陆续有来的缩影。一点一滴,来之不易。饮水思源,香港社会更加珍惜水资源,也更能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内地对香港无微不至的关怀,进一步坚定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香港所长的决心。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