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以法论事/涉港报告暴露英国的政治丑态\江乐士

2025-04-02 05:02:4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自香港回归以来,英国外交部定期发布所谓的“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初期尚算客观,但随时间推移,立场逐渐走偏。到了前首相约翰逊执政时期,这份“报告”彻底沦为政治工具,并延续至今。

  英国现任首相斯塔默,宣称奉行成熟的外交政策,着力改善中英关系,早前更派遣英国外交大臣拉米、财政大臣里夫斯访华,一度让人对中英两国关系回暖充满期待。

  然而,英国政府仍利用“报告”抹黑香港,挑衅中方。英国外交大臣拉米3月27日发布最新的“报告”,继续对香港事务指手画脚,此一相背的动作究其背后有两大主因:

  其一,斯塔默对华示好,遭遇国内反华势力的疯狂反扑,“对华软弱”的指责不绝于耳。利用这份中方无甚人在意的报告来安抚国内极端反华势力,俨然成为斯塔默的权宜之计,他也许认为即使中方对此不满,也不会对中英关系造成长久损害。

  其二,目前有约20万港人在英居住,其中部分人士对香港特区现行制度不满。前首相苏纳克赋予这些人投票权,以期在去年大选中获得更多选票。斯塔默深谙这些人或会影响选举结果,可能心中盘算:若贬损特区政府声誉能换取些选票又有何妨。但此等卑劣伎俩,将英国当前的政治丑态暴露无遗。

  这份“报告”与之前的“报告”内容如出一辙,都是极尽歪曲事实,配合英国国内反华势力心意。“报告”妄称“权利和自由的侵蚀,正冲击香港人的生活,令人堪忧”,并搬出“串谋颠覆国家政权案”作为例子,却避而不谈这45名被告是因串谋颠覆国家政权而被定罪,他们企图瘫痪香港特区政府运作、挑动特区与中央对立、破坏“一国两制”,其中31人在量刑阶段认罪,得以从宽处理。作为外交官员,拉米理应掌握完整案情后再作评论,他对基本事实的蓄意歪曲,是对其职务操守的严重亵渎。

  对于黎智英案,拉米更是将其前任的谬论老调重弹。黎智英因被控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而正在罪受审,拉米却说成是“政治检控受害者”。拉米甚至以“健康问题”和“国际社会呼吁”为由要求特区政府释放黎智英,可谓滑天下之大稽。英国将维基解密创始人阿桑奇羁押五年之久,对阿桑奇健康持续恶化,以及国际社会呼吁释放,始终置若罔闻。因此拉米此番说辞,无异于自打嘴巴。

  “报告”还为两名前《立场新闻》编辑鸣冤,称声对方“仅仅因履行职责”便遭定罪。然而,这两人被控的“煽动罪”,依据是港英时期制定的《刑事罪行条例》。拉米混淆视听,无疑是为了自洽。法官经审理认定,两人利用媒体平台,蓄意煽动对特区政府乃至司法体系的仇恨,这与拉米所述的“从事正常新闻活动”大相径庭。

  “报告”又暗指香港国安法损害人权,无视国安法第四条明确规定,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障香港特区居民根据基本法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适用于香港有关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反观英国2023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案》,只字未提人权保障,更遑论两条公约。

  拉米批评特区政府通缉潜逃英国的国安案件嫌疑人,声称那些人是因为“行使受法律保护的言论自由权利而被通缉”,这一说法显然荒谬至极。这些逃英疑犯都是涉嫌干犯分裂国家、勾结外国势力以及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而被通缉,无论从何种角度审视,都是社会“毒瘤”。拉米身为执业大律师,却将蓄意损害他国的颠覆行径粉饰为“言论自由”,实属荒诞不经。英国为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的在逃人员提供庇护,不仅是对法治精神的蔑视,更是对国际法的践踏。

  耐人寻味的是,拉米在报告罗列的“重大事件时间轴”中,刻意隐去了2024年10月23日这个重要日子──当日世界正义工程发布的《2024年法治指数》显示,香港法治水平全球排名第23位,高于美国。这份数据狠狠戳穿了英国炮制所谓“香港司法体系不公正”的谬论。

  今年4月4日是香港基本法颁布35周年。基本法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始终确保了“一国两制”方针行稳致远。拉米与其透过政治操弄,企图妨碍香港发展,不如秉持客观立场,赞许香港的繁荣稳定局面。

  注:原文刊于《中国日报香港版》,原题为《英方涉港报告暴露斯塔默政府的政治小把戏》

  前刑事检控专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