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助力内企出海 推动总部经济 香港迈向发展新高地\曾顺福

2025-04-09 05:02: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应用好自身的国际化和专业服务优势,助力更多内地企业“走出去”,抓紧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资料图片

  全球经济格局迅速重塑,随着内地企业加快“出海”步伐,香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下显得更为重要。近年,香港积极推动总部经济发展,成绩斐然,既为内企扩展海外业务提供了专业支援平台,亦强化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竞争力。凭借卓越的专业服务和制度优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香港将能持续受惠内企“出海”的庞大机遇,踏上发展的新台阶。

  “走出去”的首选平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向来是内地企业走向国际的首选平台,也是外资进入内地市场的重要门户;在特区政府全力推动总部经济下,去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增至9960间,创下新高,其中内地驻港公司占比最多,达2620间,足证香港是内企“走出去”的首选平台。

  作为特首政策组经济发展专家组成员,我早前建议政府加强对内地企业“出海”的支援,从而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很高兴见到政府积极回应,在2023年和2024年的施政报告都提出措施去推动总部经济发展。政府已向立法会提交修订《公司条例》的条例草案,建议引入公司迁册机制,透过简化流程和节省成本,便利非本地公司将注册地迁至香港。此外,金管局正研究如何透过增强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科技应用和国际合作,协助“出海”企业享受跨境人民币结算融资便利。

  香港要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保持优势,除了吸引优质企业来港,更要持续创造有利环境,让它们能够在香港“落地生根”,蓬勃发展。

  首先,驻港企业需要大量人才,现时各项“引才”计划反应理想,截至去年底,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共收到超过43万宗申请,超过27万宗申请获批,约18万名人才来港发展。除了继续扩大“引才”规模外,政府未来可进一步聚焦“留才”措施,营造让人才大展拳脚的环境。以创新科技等新兴产业为例,人才需要完善的生态系统以实现职业目标,政府需继续加强产业生态圈建设,支持香港新质生产力发展,除了继续吸引企业总部,更要推动研发中心在港落户,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使人才能在创新领域充分发挥所长。生活配套方面,香港要在子女教育、医疗和文化融合等方面持续提升,让人才愿意在香港安居乐业。

  其次,继续向外推广香港的“软实力”,说好香港故事。香港拥有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健全的法治和完善的专业服务,特别是香港专业人士具备国际视野与中国洞见,熟悉海外市场法规和商业环境,这些优势是其他城市难以覆製的。香港可继续透过举办高层次国际会议和商业论坛,向全球展示香港作为国际城市的独特价值,同时助力内地企业拓展国际视野。

  不断巩固国际领先竞争力

  第三,持续加强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建设标准互认体系,降低内地企业在港设立总部的制度成本,助力它们整合大湾区资源,并以香港作为“出海”中心,实现国际化扩张,打造“立足内地、联动香港、辐射全球”的总部营运模式。

  内地企业“出海”为香港发展总部经济带来庞大机遇,作为国家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香港将继续发挥其优质营商环境优势,不断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创科中心的领先地位。

  特首政策组经济发展专家组成员、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