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有要话说/关税“核爆”与多极破局\李湃丰

2025-04-10 05:02: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特朗普政府先是在月初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34%的所谓“对等关税”,日前再以中国不撤回反制措施为由,额外征收50%关税。

  这场始于2018年的贸易战已从经济摩擦演变为全球权力格局的大调整。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核爆”重塑供应链秩序,而中国则以稀土管制、实体清单和WTO诉讼等措施构建立体反制体系,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正常国际贸易秩序。

  对华打压无法获得预期效果

  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本质,是对中国经济“超车”的战略恐慌。六年来,中国经济不但没有被压垮,反而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AI科技引领创新,芯片研发不断突破,多边贸易蓬勃发展,外交影响力不断扩大,且在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5G基站等多个战略领域形成压倒性优势。反观美国,对华采取的贸易霸凌和各种封锁打压,非但无法让其获得预期的效果,反而对其自身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成为击穿自身产业链、推高国内通胀、美元霸权加速衰弱的“回旋镖”。

  中国社科院的数据显示,在不考虑其他国家反制的情况下,美国进口增速将下降35%左右,这将显著拖累美国的经济增速,同时还将抬高美国的全口径通胀率2.6%,全球贸易增速将下降超过8%,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也将受到直接冲击。这将使美国的经济陷入一种类滞胀的状态,也将使美国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这对全球金融市场将产生深刻影响,刚刚过去的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一”就是很好的例证。

  以农产品为例,美国农业长期依赖出口市场,而中国是其最大买家之一,尤其是在大豆领域,美国对华出口占其总量的60%以上。中国的反制措施将直指美国农业的“软肋”,通过削减进口和提高关税,直接冲击了美国农民群体的经济利益,这将动摇特朗普和共和党支持的基本盘,从近期美国各地爆发的反特朗普抗议集会亦可知一二。

  美国的关税战争也将加速全球供应链的“区块化”进程,催生中国主导的“平行体系”。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依存度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而东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出口市场,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崛起,义乌小商品通过TikTok直播卖到迪拜,云南蓝莓种植户接到中东订单暴增……2024年跨境电商规模突破2.6万亿元,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美国霸权衰落的加速器

  从大国博弈的权力重构到国际供应链的“去美国化”,从自由贸易规则的坍塌到多极秩序的崛起,这场贸易战已成为检验全球经济韧性的“压力测试”,更是美国单极霸权衰落的加速器。

  历史经验表明,贸易战没有赢家。上世纪30年代,美国出台《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后,美国出口在随后的几年内减少了66%。这一历史教训提醒我们,贸易保护主义最终只会损害所有参与方的利益。

  中国有力的反制措施,不是简单的“以牙还牙”,而是战略破局,其底气源于其经济体系多年来的韧性和多样化。“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这场旷日持久的贸易战已昭示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单极霸权的黄昏下,多极秩序的曙光正在穿透云层。美国与其挥舞关税大棒,不如早日认清现实:在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筑墙者终将被孤立,而开拓者才能定义未来。

  时事评论员、香港广州青年总会政策委员会委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