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浪潮下,香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这座国际都市既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学术底蕴,更具备“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当前的关键命题是,我们应如何发挥传统科研优势,同时突破创新界限,加快成果转化步伐,使尖端科技真正融入社会并提升市民的生活质素。
建构由政产学研多方参与、以需求导向的创新生态系统
过去,学术界奉行“从书架到市场”的研究路径:从文献探讨、实验室验证,到最终发表论文并寻求应用。这种模式虽然为人类累积了丰硕的基础科学成果,但在当今讲求创新和效率的时代,却逐渐显现其局限性——研究选题或会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成果转化周期过长、监管标准与科研节奏不同步等,导致许多创新发现沦为“学术标本”,大大浪费科创成果。面对快速变化的全球挑战,这种科研模式再难以满足时代要求,亟需转变思维方式——与其问“我们能研究什么”,不如思考“世界需要我们解决什么”。
要实现这种科研范式的根本转变,使研究转化为具社会价值的实际应用,关键在于建构一个由政府、产业、学术、研究(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态系统。以生物医学为例,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涉及严格的监管要求与复杂的生产流程,若缺乏各方的紧密协作,许多突破性发现往往难以转化为实际解决方案。政府监管部门需要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化审批流程,并为创新方案提供政策支持;产业界应积极参与研发过程,提供市场导向和产业化路径;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则需强化需求导向的研究思维。各方应建立恒常沟通机制,让监管部门及时掌握科研进展、学术界准确掌握临床需求;而企业则要预视政策方向,并支持科研工作,形成良性互动的系统。
香港城市大学近年积极推动这种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科研转型,在新设立的数码医学研究院、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院及材料科学创新研究院等机构中,采纳汇聚“政产学研”的协作模式,有效协调公共资源、市场需求、学术研究能力及科研技术专长,不仅确保研究选题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更能系统性地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缩短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周期,让学术创新真正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质动力。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致力打造成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行政长官在2024年施政报告中提到,要将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要实现这愿景,香港须充分发挥其在科研基础、汇聚人才、国际化等的多重优势,建构一个更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医疗创新生态系统。
香港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持续展现卓越实力与国际视野。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最新公布的2025年全球最国际化大学排名,香港高校表现亮眼,独占全球四强席位,其中城大更荣登榜首。同时,香港亦是全球唯一拥有五所QS世界百强大学的城市,在医学与生命科学研究方面表现尤其超卓。香港除了拥有国际一流的医学院,城大的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更提供全港唯一,以及亚洲首个获英国、澳洲及新西兰两个兽医监管机构双认证的兽医学学士课程,并推动“健康一体化”领先理念,致力推动动物、人类及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跨学科研究、知识探索、临床护理及知识转移,在生命科学及动物医学领域为香港及亚洲区的社会福祉及公共卫生作出贡献。
科研创新,人才为本。凭借“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战略优势,香港成功建构极具吸引力的人才生态系统。在特区政府各项政策支持下,近年不少内地专才来港发展,他们熟悉内地科研体系、具备产业网络,不仅提供对内地创新政策的深刻见解,更搭建起连接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的桥梁。
与此同时,香港优越的科研环境和国际化平台,持续吸引全球顶尖学者来港从事研究,形成了一个多元化、高质素的国际科研人才网络。高等教育界在这方面的角色至为关键,以城大自2023年推出以来的“杰出客座教授计划”为例,已邀请逾50位享负盛名的国际学者来港交流,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和各领域学术权威。这些世界级学者和校内研究团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跨学科前沿研究,显著提升香港的科研影响力。
国际化双向桥梁 引领创新前沿发展
在“一国两制”的独特制度优势下,香港正积极发展成为衔接内地与全球生物医药创新的战略平台。香港凭借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体系和临床试验环境,既为内地医药产品开拓国际市场提供跳板,同时为海外创新技术进入内地市场搭建门户,实现创新资源的双向流动。
此外,香港生物医药产业正形成传统优势与科学创新协同并进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本地药厂在小分子、蛋白质和基因治疗等传统领域积累了深厚的研发经验;另一方面,科研机构积极推动数码化转型,在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医疗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这种“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使香港不仅能够巩固现有优势,更能引领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向创新前沿迈进。
展望未来,香港应进一步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建立更具弹性的创新导向监管框架,例如推行医疗“监管沙盒”,既为突破性医疗技术提供测试空间,又能在严格把关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幅缩短创新产品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的转化周期。
香港科研发展必须立足实际需求,汇聚各方力量,方能在全球生物医学创新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凭借科研转型、国际化人才优势及“超级联系人”定位,香港必将成为引领生物医学创新的重要引擎。
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