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纵论/香港要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发挥积极作用\常 乐

2025-04-12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正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展开密集关税战、中国针锋相对稳步应对之际,4月8日至9日,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如此特殊时期、如此高规格、如此主题、如此重要的会议,是为2013年10月之后新时代周期中的第二次。与此高度相关联,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昨日宣布,应对方元首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4月14日至18日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将这些事件联系起来看,就更加突显这次中央周边工作会议的重要性,就要更加重视习近平主席在这次会议上所发表的最新重要观点,也很必要思考香港在国家周边工作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优势和作用。

  日前举行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十分重要,也引起国际舆论的高度重视。外界关注这次会议主要有以下认识,一是这是因应中美经贸和关税冲突之举,二是会议提出了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等新提法,三是中国提出了一套以周边地区为范例、以新的亚洲价值观、亚洲安全模式为战略支撑的完全不同于美国强权霸凌的世界及区域和平发展新模式。

  加强与周边区域经贸关系

  在美国发动的新一轮关税战中,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地区首当其冲,征收税率之高、制裁措施之多、覆盖领域之广无出其右者。可以说,美国当前对华的极限施压,在世界范围也基本呈现出一个圈层结构,中国是磨心,中国周边地区是第一圈同心圆;亚洲之外,欧洲、非洲、南美洲也是美国针对中国的施压范围。美国妄想在此圈层上施以不同威慑和压力,促使其压下妥协、分化重组,最后实现孤立中国、走向美国阵营的企图。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才会高度重视周边地区工作,在国际局势高度紧张时刻召开这样高规格的周边工作会议,并且国家元首随即出访周边地区国家,这里面都暗含深意。

  所以,我们也才会更深刻地理解,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的“周边是实现(国家)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等新观点,着重指出的“要以全球视野审视周边,增强做好周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的严峻感紧迫感,特别强调要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的极端重要性和强大决心。

  要看到,虽然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周边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强各领域交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形成务实高效的周边工作框架,推动周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整个国际局势和局部重点地区并不安全,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长,已经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

  就这次会议提出的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目标而言,中国和周边单个国家间、与周边不同区域间的关系并不平衡,经济、政治、文化等联系交流程度不一,命运共同体构建存在明显差异。当前,中国已同周边17国达成构建命运共同体共识,同周边25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成为18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在中南半岛和中亚地区形成命运共同体“两大集群”。这与周边4大区域29国的命运共同体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工作可谓任重道远。

  也要看到,香港在国家周边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优势和作用。香港依托国家,因世界一体化而生,因深度参与国家与周边地区经贸活动而荣,加之立港以来就是中国与周边地区交往交流的重要枢纽,积累了深厚的经济文化基础。比如,香港与日本的贸易合作悠久、基础扎实。香港曾连续多年成为日本食品最大进口地,港人也十分喜欢日本料理及赴日旅游等。再如香港与东盟,自2010年起东盟一直是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占香港该年与全球之间贸易总额的12.8%。东盟国家之中,新加坡是香港的最大进口来源地,也是香港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其后是马来西亚、越南及泰国。当前,香港也不断加强与中亚、中东等周边区域的经贸关系。

  用好自身优势承担国家战略

  总之,身处当前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周期,香港不仅不能独善其身,更要坚定地与国家站在一起,用好自身优势,勇于承担国家战略。在外部联动中寻机遇,在应对变动中建功绩。香港可利用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优势,争取尽快加入《经济全面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举办各类周边性经贸、金融、文化、生态、安全等主题的国际会议,利用自身制度规则优势协助中企开拓周边地区“一带一路”项目,从不同角度助力推进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

  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