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焦点纵论/守护“一国两制”安全根基 护航香港高质量发展\叶建明

2025-04-17 05:02: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时值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香港国安法颁布实施5周年。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15日举行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幕典礼,旨在提高全港市民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责任感,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典礼并发表主旨讲话,强调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不断谱写“一国两制”实践新篇章。回望香港由乱到治的不平凡历程,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安全风险和隐患的警钟长鸣,并以全社会之力牢牢守护“一国两制”安全根基,确保香港顺利完成由治及兴的伟大转折。

  社会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历史需要反复检视。修例风波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其充分证明没有国家安全的坚实保障,就不可能有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中央力挽狂澜,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后,反中乱港分子和美西方外部势力的图谋终告失败,这是“一国两制”下维护国家安全的胜利。

  当前美国对香港无所不用其极的遏制打压,延续了外部势力“以港遏华”的一贯伎俩。无论是炮制所谓“报告”、对中央政府驻港机构和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实施所谓“制裁”,还是滥施所谓“对等关税”,都是对香港人权自由、法治秩序和繁荣稳定的进一步破坏,加上窜逃海外反中乱港分子的肆意抹黑攻击,香港面临的外部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指出,要时刻紧记2019年黑暴的余波还未结束,反中乱港分子仍妄图死灰复燃,仍然“软对抗”、煽动厌恶和憎恨;要时刻紧记海内外破坏力量的对抗态势还未结束,仍设法破坏香港稳定;要时刻紧记别有用心的国家和地区对国安法的歪理攻击,以双重标准诋毁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正义工作还未结束;要时刻紧记外部势力借港遏华的野心不死,仍会随时兴风作浪、恶意挑衅。

  内部安全隐患同样存在。夏宝龙主任强调,斗争并没有结束。香港社会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安全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复杂。当前,社会上不仅存在各种“软对抗”,本地恐怖主义也不容忽视。香港各界需要认清反中乱港分子的伪装,切忌麻痹和懈怠心理,尤其要明辨是非,坚决抵制一切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人和事,共同维护香港当前来之不易的安定与发展局面。

  面对“一国两制”新阶段下的安全课题,特区维护国家安全的相关部门依然要承担起应有责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作为治港第一责任人,务必要守住不能乱的底线,在拚经济、谋发展的同时,持续筑牢国家安全屏障,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安全根基。特区国安委、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也需各司其职,切实发挥好各自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

  特别要继续做好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实施工作。作为香港维护国家安全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法律法规的执法和司法不仅是维护国安的第一道屏障,还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对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的案件尤需认真处理,并做好相应的阐释、论述与回应。

  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

  维护国安,人人有责。750多万香港同胞应充分领会国家安全与自身的深切关联,香港是大家的共同家园,“国安家好”需要一起守护。对维护国家安全,正如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主任、香港特区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郑雁雄所言──维护国家安全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也没有局外人。特区政府要不断完善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配套执行机制,不仅要有针对公务员等关键群体的有效施策,更要利用各种契机加强国家安全的社会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和曾受蛊惑的人,提升社会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和氛围。

  世界百年未见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香港今天的良好局面得来殊为不易,在“一国两制”实践的崭新阶段,高水平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安全的根基守不住、守不牢,发展的大厦就会地动山摇。只有理解并贯彻好“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基础上实现香港长治久安,才能为达成由治及兴新局面打开空间。

  随着香港民众维护国家安全宪制责任的意识大幅提升,相信香港一定会迎来更好发展,并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岛各界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