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论风生/发挥香港优势 贡献民间外交\梁美芬

2025-04-23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香港、澳门特区提出的重大要求和期许。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复杂、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增加、香港面对外部势力干预。众所周知,香港有“背靠祖国”的充足底气和坚强后盾,也有“联通世界”的先天优势和经年经验,如何在现时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继续当好汇通东西的“桥头堡”?笔者认为,以友为桥、以心相交是值得重视的重要一环,贡献特区力量和香港智慧,有条不紊推动民间外交更上层楼,适逢其势、正当其时。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发挥独特优势、强化内联外通。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广泛拓展国际联系,提升全球影响力和吸引力,让“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国际大都市的品牌更加亮丽。

  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民间外交是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作,香港特区必须持续发力。笔者认为,推动国际大型会展在香港举办是其中一个落地方向。

  本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一直竭尽全力为香港开拓新市场,并鼓励各界主动举办各式峰会,将外国友人“引进来”,行会成员亦身体力行,尽力为香港搭平台,以扩阔香港国际空间。

  首先,施政报告抓准了推进国际专上教育枢纽建设的机遇,提出打造“留学香港”品牌,我有幸参与其中。去年,香港对外交流友好协会有机会与香港九间大学合作,主办了“知识全球化”世界大学校长高峰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校长和全球各国的高材生汇聚香港,一起讨论人工智能与大学治理、道德与法治等一起分享交流,效果相当好,对世界共同面对的人工智能教育与人类道德价值等议题进行分享交流,达至民心相通之效。

  香港的文化特色就是中外文化融合。香港各界一齐努力,必能让香港的国际平台效应得到更广泛、更深度的世界级认可,促使更优质的国际资源前来叩门,相信深化国际交往合作的良性循环,定能助力特区、国家的经济社会前行发展、进阶升级。香港要用好自身优势助力国家“走出去”,在国际舞台上说好“一国两制”故事、中国故事,助力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三大全球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在国际舞台充分发挥大国担当!

  真情实感胜过千言万语

  其二,“走出去”对外说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固然重要,但“引进来”让海外朋友亲身感受国家及香港的实况,让他们亲自由衷说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效果更是深远的。笔者从去年举办世界大学校长高峰论坛时,了解到不少来自西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校长是初次踏足中国的土地,首次领略东方之珠的魅力和风采。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们对香港特区的好奇和喜爱,来港后对大湾区产生浓厚兴趣,对中国地大物博、底蕴深厚充满憧憬和向往。这样的真情实感胜过千言万语。

  其三,香港有不少界别早已展开民间外交,如工商界、专业界、教育界、艺文界等,这些都是在民间做得很不错的领域。不过,新时代民间外交需要再行多一步,我们要让外国朋友、合作伙伴、国际社会看到“一国两制”是和平的伟大事业,让他们真心受感动,帮助说好“一国两制”故事、说好中国故事。

  习主席在会见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外方嘉宾时的重要讲话指出,“搭建更多民间交往的桥梁,团结各国朋友,共同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践行者;搭建更多务实合作的桥梁,汇聚各方力量,共同做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搭建更多人文交流的桥梁,鼓励各国民众,共同做中外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促进者;搭建更多青少年友好的桥梁,激励青年一代,共同做人民友好事业的传承者。”

  习主席的重要讲话为香港的民间外交工作指明方向。让东方之珠更璀璨任重道远,让我们携手并进,用一项项工作成果交出符合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期待的成绩单,不负国家对香港的厚望,不忘初心,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发展所需!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