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保意识日渐增强,航空业的减碳压力随之与日俱增,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重要性亦愈发突显。行政长官在去年的施政报告提出,设立香港SAF的用量目标,加快航空业碳减排,满足国际航空公司对SAF日益增加的需求;发展可持续航空和绿色船用燃料供应链,会就供需情况、存储、加注等作长远产业发展规划。
由于不少国家的机场已陆续采取行动,加速SAF产业发展,全球主要航空枢纽亦已进入SAF产业化竞速阶段,香港具体如何部署SAF产业,巩固提升香港航空枢纽的地位,是特区政府与航空业界共同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SAF目标不能过高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设立了2030年SAF使用量为5%的目标。特区政府所订定的目标,既要能反映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在SAF此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能落后于其他重要国际机场,同时亦需考虑外部竞争环境,避免额外为香港航空业竞争力添加沉重负担。环顾全球,除英国及日本公布2030年的用量目标为10%外,已实施强制加注的欧盟在2030年的目标只为6%,其他亚太区内的航空枢纽如新加坡只为3%-5%、印度2%、韩国只有1%。过高的目标并不能助力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在周边地区突围而出。
香港拥有背靠祖国的强大优势。现时在环球市场供应稀缺、价格高昂的SAF,内地已建成每年100万吨的产能,另有200万吨年产能正在建设,所以香港要实现2030年达到5%的用量目标,内地可提供充足的供应量。香港国际机场只需兴建SAF专门的掺混设施,使内地的纯SAF可以在香港掺混、储存和加注。事实上,内地生产、香港出口、国际通用原本就是行之有年的成功商业模式,各行业对香港在供应链上所扮演的角色并不陌生。
在机场建立掺混设施
在香港国际机场建立掺混设施,将能多方面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一方面,SAF生产商可以直接在机场向各国航空公司销售纯SAF,并在香港本地掺混,从而增加SAF生产商向香港供应更多SAF的意愿。另一方面,各国航空公司可利用公开竞争的航油供应机制,分别采购传统航油和纯SAF,无需到邻近地区如新加坡采购纯SAF后,在当地掺混、运输到香港加注。如此一来,减少航油的物流运输成本和复杂程度,这将有效控制最终燃油价格,使香港国际机场更具竞争力。
航空业减碳是大势所趋,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中有效推动减排行动,将是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启用后,能否继续发展香港国际航空枢纽的一大关键。香港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在SAF产业发展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特区政府可在广泛咨询航空业界的意见和建议后,与业界携手共进,一同努力建设美好香港。
成都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