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对越南、马来西亚和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明确展示中国坚决反对单边霸凌行径、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制的决心,并与三国分别签署了数十项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门,为地区以至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
美国发动全球关税战、贸易战,破坏多边贸易体制,冲击世界经济秩序,当前国际经贸不稳定不确定性持续上升。背靠祖国是香港驾驭变数、保持繁荣的最大底气,过去面对重大挑战,在祖国支持下,香港都能够善用独特角色和地位,化为自身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国家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协作,表达了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制的决心,坚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门。香港进一步发挥联系东盟优势,强化与东盟等周边经济体的经贸合作,促进共同融入14亿人口超大规模市场,是香港在贸易战中应当努力作为的方向。
香港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对绝大部分商品实施“零关税”,资金、人员和资讯等亦自由便捷流动,以优良营商环境联通世界。面对美国关税大棒,香港坚持自由港定位,既显示美方行径毫无理据,更在国际社会广获称誉。在关税战中,香港的自由港、“零关税”政策将带来庞大贸易机遇,不仅有利于转口贸易,同时当前全球供应链呈现求稳态势,香港可以为企业从外国进口零部件、原材料及生产设备提供稳定保障。
加大力度吸引外资投资中国
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是香港应对关税战的必要举措。香港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总排名维持全球第三位,其中在投资管理、保险业及融资方面首屈一指,金融科技水准更突飞猛进,排名跃升五级至全球第四。在美国肆意遏华制华的情况下,香港要用好自身优势,加大力度吸引外资通过香港这内联外通的国际金融市场投资中国、建设中国,同时为金融和相关专业服务创造机遇,擦亮香港的金字招牌。
不少外国企业正寻求开拓新市场降低贸易风险,其中内地经济展现强大韧性和潜力,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实现良好开局,是外资营商的理想选择。香港应发挥法律制度健全、人才汇聚、简单税制、国际一流专业服务等优势,积极吸引外资落户,在香港开设公司,用好CEPA给予香港公司在内地经营的优惠条件,开拓内地市场,以香港为开拓内地市场的桥头堡。
行政长官李家超下月将再度率团出访中东,携手内地企业一同“走出去”。香港的金融外贸工作不会停步,特区政府和民间商会团体合作无间,面对关税霸凌打压只会更加团结,寻求更多合作。无论是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或是欧洲等传统市场,香港未来都应对不同经贸伙伴加强高层次外访联系,突出香港作为自由港和国际商贸平台的角色,介绍香港的最新情况和独特优势,搭好更强的经贸网络,深化与新旧经贸伙伴的联系,彰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对世界的金融支援和经贸参与。
以金融守好国家“南大门”
不少东盟巨企别具上市和第二上市潜力,东盟重要企业吸引不少国际投资者注意。未来,香港应积极研究最新贸易战形势和东盟等不同外资企业需求,推出更多政策措施,主动与企业接洽,简化及缩短上市流程,为东盟和其他外企来港上市创造条件;加强特区政府和东盟国家以至其他国家地区的工商界互动协作,争取更多优质跨国巨企来港发展和上市集资,让不同外资行业巨企的业务在香港大展拳脚,继续扩大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金融体量,以金融守好国家的“南大门”。
北京市政协委员、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