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昨日在澳门与工商界人士座谈交流。夏宝龙主任提出“4点希望”,希望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挺起胸膛坚守国家利益底线,“当受到制裁打压时,大家应团结起来,展现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4点希望”发出了强烈的信息,具有高度的指向意义。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经形势下,企业家只有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定与祖国站在一起,才能经受住风雨洗礼,赢得发展、赢得未来。那些主动向霸权献“投名状”的人,不会有好下场,也必为中国人民所不齿。
去年12月,习近平主席亲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活动并视察澳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科学擘画“一国两制”事业发展蓝图,为港澳发展领航指向。学习贯彻好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精神,对于各界认清形势、保持定力、坚决斗争,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在变局中开创港澳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为国担当、为国分忧
在昨日的座谈会上,夏宝龙主任高度肯定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素有爱国爱港、爱国爱澳光荣传统,每逢重要关头都挺身而出为国担当、为国分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不惧怕殖民主义者,不惧怕美西方打压,勇敢地进行斗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商之大者,为国为民”。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在港澳经济波澜壮阔的进程中书写了一个个商业传奇,始终紧随中国经济发展洪流奔涌向前。与国家风雨同舟,克服重重困难,在围堵中突围,在承压中超越,用行动展现了什么是“站着抗争”。
这样的高度评价,既是回顾过去,也是对未来寄予的期望。正如夏宝龙主任在“4点希望”中所指出,希望工商界和企业家:发扬斗争精神,团结一致爱国护港、爱国护澳;坚定发展信心,扎根港澳继续做大做强;发挥自身优势,突出重围扩大开放、拥抱世界;面向海外讲好港澳故事,旗帜鲜明唱响港澳、唱响中国。
这“4点希望”绝非泛泛而论,具有高度的指向性,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充分体现了中央的要求。简而言之,其核心即在于:斗争、信心、优势、作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经环境下,港澳工商界越是落实好这“4点希望”,也就越有助于克服挑战,在变化中找寻先机、在动荡中保持定力、在考验中坚定立场,实现自身更大、更长远的发展。
或许有人会认为,工商界和企业家都是“以赚钱为目的”,无需讲究立场。这样的观点是大错特错的。环顾历史、纵观中西,但凡成功的企业家,都是将自身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相连的。相反,有的企业或许能凭商业手腕兴旺数十载,但如果失去了方向、缺乏应有的国家民族担当,或在关键时刻投向了敌人,“富不过三代”、商业王国一夕之间倒塌也绝非个例。
当前,世界仍然处于动荡当中,霸权霸凌不断破坏着全球经贸发展。面对霸权行径,往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下跪”求饶 不会有前途
一种就是软骨头,“下跪”求饶。主动献上“投名状”的有之,鼓吹“商人纯逐利”而不顾国家利益的有之,这样的人必为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所不齿。例如,当霸权觊觎巴拿马运河港口、意图通过扼住国际航运“咽喉”以破坏中国发展之际,有的企业想的不是去坚定维护国家重大利益,而是主动配合将战略资产拱手相让。其所作所为,无异于资敌、助敌,早已引起舆论的强烈批评。
另一种是硬骨头,挺身而出坚决斗争,展现出中国人的铮铮铁骨。宁可戴着电子脚镣也绝不屈服的有之,拿起法律武器奋起反击的有之,这样的人是英雄,为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中国人民所敬仰。例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庄世平先生不惧港英当局施压,毅然升起全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抗美援朝时期,霍英东先生组织船队突破美西方的封锁,向祖国运送大量急需紧缺的战略物资。
资本无国界,商人有祖国。“商之大者,为国为民”。对霸权主义本性,绝不能抱有任何幻想。哪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依托于祖国,没有祖国的强大,哪来企业的发展;没有国家的坚强后盾,就没有企业的根。港澳工商界和企业家作为推动港澳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立场上要特别清醒、行动上要特别自觉,在风雨洗礼中淬火成钢。
工商界和企业家和香港其他界别人士一样,都有着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正如夏宝龙主任所指出,当国家利益受损时,大家应挺起胸膛坚守国家利益底线,自觉将自身事业与港澳繁荣、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那些在关键时刻要展现应有的担当,经受不住考验投向错误一方,注定不会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