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商贸代表团顺利完成任内第二次中东访问,达成59份合作备忘录及协议,收获满满。我亦有幸代表“一带一路”总商会随团参访,并与卡塔尔与科威特的当地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特区政府近年大力开拓中东市场,李家超特首2023年首次中东行的诸多成果已陆续落地,此次访问卡塔尔、科威特两大经济蓬勃增长的国家,正值国际经贸形势面临重大不确定性之时,更显意义重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还有来自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20多位内地企业家代表一起“併船出海”,再次彰显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正如李家超所说,“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在笔者看来,香港与中东作为密切的合作伙伴,当前面临三大重要机遇,正应携手共谋发展,为世界创造共赢典范。
“併船出海”展示“中国方案”
一是互补协同的重要机遇。中东与香港同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在经济上互补性强,同时在细分领域各有优势,存在极大的协同发展潜力。以卡塔尔和科威特两国为例,近年经济快速发展,人均GDP分别位居海合会成员国第一和第三,也是香港在中东地区的第三大和第六大贸易伙伴。两国在金融和航运等领域近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科威特的主权财富基金规模逾七千亿美元。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拥有最完善的专业平台、体系和人才,可以助力两地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升级。而中东的资金和资源优势,既可助力香港乃至内地的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同时也可以借由香港分享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快速发展的红利,达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在科技、文旅、基建、医药等诸多领域,中东与香港都存在大量的协同发展的现实商机和长远机遇。
二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机遇。当前全球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风险上升,关税战、贸易战冲击世界经济秩序。但中国以确定性、未来性和机遇性赢得各方信赖,正日益成为世界经济稳定运行的“定海神针”。今天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工业体系和最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能力,具备最广阔的市场、最丰富的应用场景。在人工智能、芯片、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中国以新质生产力重塑世界科技版图,并向各国展示“中国方案”。
香港作为“内联外通”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正在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既是中国对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入中国市场、分享中国发展红利的最佳选择。这次内地企业代表首次与特区代表团“併船出海”,并达成一系列合作成果,相信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更多形式、更大规模、更深入结合的协同方式,仍需要特区政府及各界探讨与挖掘。
三是创新转型的重要机遇。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下,科技创新是应对一系列不确定性挑战的重要抓手。卡塔尔和科威特作为传统的资源型国家,正迫切寻求经济增长的多元化动力。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具有技术和成本优势的中国企业,已深度参与部分中东国家的能源转型过程。
以港优势撬动跨国科技转化
香港当前正在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主动识变、应变、求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新型工业化等领域,香港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步,背靠祖国强大的科技创新体系和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体系,香港的创新转型,也将为我们的朋友们带来广阔的前景机遇。利用香港和内地在数字化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经验,我们可以助力中东及东南亚等地区加速实现传统产业和基础设置的数字化转型,造福当地经济和民生,更可以将中国的解决方案和创新基因带到更多地区,实现共赢发展。
总结这次中东之行,不仅是一次开拓商机、推动合作的共赢之旅,更是以香港优势撬动跨国界科技转化和产业升级的示范之旅,是特区对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的一次出色响应,是香港“内联外通”独特作用和“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的充分体现。相信在以行政长官李家超为首的特区政府“务实有为”的领导下,香港将以自身独特的活力和魅力,更多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东方之珠”的风采,也将与内地各省市、尤其是大湾区兄弟城市一起,携手“走出去”,扩大朋友圈,向世界推广中国方案,讲好中国故事。
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更加要当好先锋队、排头兵,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和资源,积极配合特区政府,抓紧落实利用好此次特首中东行的一系列成果,让我们的朋友们投资香港、拥抱中国;也让我们的朋友们和机遇携手、和时代同行,在东方之珠演绎他们的“成功故事”。
香港“一带一路”总商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