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行政长官李家超率领的商贸代表团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之行圆满结束,历时四天的行程成果丰硕,共签署59份合作备忘录和协议,涵盖经贸、金融、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并成功争取卡塔尔和阿联酋给予特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入境30日的待遇,阿曼的免签证入境期限亦由10天延长至14天。
在当前关税战阴霾笼罩全球之下,香港作为外向型经济体,更需要积极开拓市场,平衡美国市场的风险。李家超特首两次访问中东,不但显示特区政府对中东市场的重视,更具有很强的战略思维,志在为香港和内地企业寻机遇拓商机,通过政府高层的接触,进一步深化两地经贸合作,打开中东这个“新蓝海”市场,为香港经济注入源源不绝的活水,更向国际社会彰显香港“内联外通”的优势地位。
这次中东之行成果丰硕,不但为两地未来的经济发展和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内地企业拓展业务至中东及其他地区提供重要平台。这次访问团的一个特点,是香港与内地企业家共同参加共拓商机。香港与内地企业各有优势,香港企业在国际化、金融专业服务、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具有优势,内地企业则强于创新科技、制造、物流等,香港与内地企业共同出访中东,将可发挥优势互补、强强联手的作用,大大增强访问团的多元性,对于中东企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与内地企业协同强化竞争力
这次访问团达成了多项合作备忘录和协议,正是香港与内地企业共同协作所取得的成果。特区政府在安排上特意加入内地企业代表,有很强的前瞻性,打破了过往单打独斗的局限,既为内地企业搭建“走出去”的桥梁,更展现香港与内地合作的巨大增值潜力与协同效应。这个模式值得推广下去,在之后的访问团中都可加入内地企业代表。
这次中东行其中一个显著成果,是持特区护照可免签证前往卡塔尔和阿联酋旅游。在新安排之下,海湾六国中,卡塔尔、阿联酋、阿曼港人可免签入境,巴林、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落地签证,中东国家基本不需要签证审批,大大便利港人到中东各国旅游。更重要的是,免签政策的背后,反映的是香港与中东各国在经贸、文化、旅游的交流合作踏上新的台阶,双方的经济和政治互信不断深化,将为旅游等产业带来巨大的支持,也为香港和内地企业开拓中东市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在深度重塑,经济重心东移,新兴市场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特区政府近年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去年中东国家驻港公司数目按年上升逾两成,特区政府亦计划增加在中东的经贸办数目,反映香港和中东在经济合作上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值得指出的是,李家超特首自上任以来,已经两次出访中东,第一次出访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共签署了13份备忘录,涵盖金融、创新科技、商务、交通、能源等范畴,部分更已落实,为两地合作打下了稳固的基础。这次再访中东,成果更多更丰硕,并获得当地的高规格接待。
两次中东之行充分体现李家超特首的战略考虑。当前全球正面对美国关税战的严峻挑战,不论是香港还是中东各国,在面对美国关税壁垒之下,都需要推动经济多元化,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其中全球最大规模、最具发展潜力、最具稳定性的中国市场成为不少国家希望进军的目标。香港是国家最国际化的窗口,更是其他国家布局中国市场的重要跳板,李家超特首亲自带队访问中东,政府引领,企业对接,不但为企业开拓商机,更为中国与中东等市场开展更深入的经贸合作提供重要桥梁,从而突破美国对中国的围堵网。李家超特首主动走去开拓商机,讲好中国故事和香港故事,发挥“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示充满活力与机遇的香港
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是内地与国际市场之间的重要桥梁,亦是中东企业进入内地市场的重要门户。然而,香港这个优势不单是说出来,更要充分向国际社会展示,让外界深入了解香港的优势,这需要特区政府的主动作为,积极开展各种访问交流团,通过深入的交流,展现香港“内联外通”的“超级联系人”角色和优势。
这次中东之行的一大成果,就是通过交流访问,向国际社会展示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机遇、“内联外通”的香港,一个欢迎各国投资者的香港,这是一次讲好香港故事之行。
在当前全球经济重心加速东移的背景下,我们国家在国际层面维护开放公平贸易,遏止了美国关税战的气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也为香港携手内地开拓国际经贸关系营造了有利的大环境。得道多助,香港更应主动开拓其他新兴市场,包括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继续深耕欧洲等传统市场,发挥优势,拥抱世界,为外国企业“引进来”、助香港和内地企业“走出去”发挥桥梁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