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关税战策略展现中国智慧和韧性\邱达根

2025-05-17 05:01:5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上一篇文章,笔者形容美国总统特朗普挑起的贸易战,是看似刚猛但实际上漏洞百出的西洋拳。日前中美经贸高层在瑞士举行会谈,会后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同意暂停互相加征的高额关税,以缓解两国贸易几近停滞的僵局。未来中美会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而谈判实力说到底是由国力支撑。究竟我国攻守背后有何底气?

  中美过招就像中国功夫对西洋拳,世界两大经济体以不同风格展开较量。我国策略可分为对外和对内两方面。对外是针对美国要害展开反制措施,让特朗普为贸易威胁所付出的代价不断上升,最终黔驴技穷。对内是从供应链、技术、制造业、内销市场等多方面加强韧性,一方面抵销关税的压力,另一方面为可能出现旷日持久的对抗作准备。

  以我为主“见招拆招”

  首先讲对外策略。虽然美方针对我国产品的关税当前下调至30%,但这是在拜登政府实施的关税基础上叠加上去的,因此总体累计关税仍然处于高水平。所幸的是,我国出口市场已逐步减低对美国的依赖。

  再者,现时我国贸易伙伴的比重较以往平衡,出口地除欧美日韩等发达经济体外,东盟等发展中经济体已占总出口货值的45%。以上归功于中央早年的远见及谋划,调整自身供应链使之与亚洲的贸易网络紧密相连,又积极实践“一带一路”战略,在东南亚、拉丁美洲及中亚等地创造机会。即使特朗普“关税西洋拳”来袭,内地贸易和制造行业继续保有高度灵活性,维持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将压力减至最低。

  传统贸易以外,我国针对美国多个痛点施展精准反击,例如将猪肉、大豆的大宗采购从美国转移至巴西等国家;将一系列军事相关企业加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稀土进行针对性出口管制。

  面对中国“以柔克刚”,笔者认为特朗普猛拳空挥一轮后,已察觉到产品短缺和物价飞涨的隐忧。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亦承认,关税实际上造成了类似禁运的效果,而这并非中美两国所愿。

  再讲对内策略。我国一直努力实现经济和技术自给自足,一则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二则降低面对美国扼杀手段的脆弱性。此外,我国的科技和制造水平已今非昔比。从新能源汽车到无人机,以至DeepSeek人工智能模型,中国企业在不少新赛道拥有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不断进步意味着中国企业更有实力抵御逆境,美国也更难将中国从全球供应链中剔除。

  当然,贸易战阴霾下,我国的企业不可能毫发无损,国家亦采取不同举措扶持受影响的企业。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要求,从货币政策发力刺激整体经济。另一些措施专门稳住受伤行业,协助它们开拓国内市场。电商巨头京东表示,将采购2000亿元人民币的出口商品转为内销。

  与上述相辅相成的是各种提振消费需求的办法。中央将“以旧换新”计划的规模扩大了一倍至3000亿元人民币,又扩大了适用范围。一系列举措有助扩大内需和吸收制造业因出口受挫而多出的产能。

  中美两国的经贸攻防战将如何发展?虽然关税战看似偃旗息鼓,但近日两名共和党议员致函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声称25间在美国上市的中资企业与中国军方有关连,或对美国构成国家安全风险,因而要求把它们除牌。这些事例让笔者想像,美国可能继续夸大“国家安全”概念,利用国家机器和“长臂管辖”试图打压中国企业,甚至要求美资基金退出中国股市,以及指令美资投行放弃香港业务等。

  有效应对下阶段的挑战

  现时共有286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总市值达1.1万亿美元。我们不能排除美国会背离商业原则,要求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退市,因此我们要做好应对准备,鼓励它们回流香港或在香港第二上市。其次,过去数年美国资本已减少在中国的投资,相信即使出现撤资情况,对内地资本市场的影响有限。然而,香港是高度开放的国际金融中心,若出现恶劣情况,市场将无可避免会造成影响,但有国家持续注入资金和支持,相信能够缓解外部冲击对资本市场的传导,避免市场情绪过度反应和非理性抛售,同时提振各方信心。另一好处是香港部分上市企业估值相对较低,国家可乘此机会增持优质资产。

  笔者认为,中美两国就关税问题达成共识并不是万事大吉。我国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体现了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大国担当。中美的贸易矛盾错综复杂,因此未来的谈判过程仍有可能出现颠簸起伏。笔者希望美方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才能让谈判结出共赢之果。

  立法会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