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有话要说/美封锁华为无法阻止科技多极化趋势\吴建东

2025-05-17 05:01: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际政治局势变幻莫测,所以就算美国在关税战中暂时作出妥协,但对中国的打压也不可能会收手。5月14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宣布撤销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同时采取新的措施,加强全球半导体尤其是AI芯片的管制,枪口直接指向华为,并警告全球企业禁止使用华为AI芯片。

  这一表态不仅是对华为的进一步打压,更是美国试图以行政手段扭曲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霸权行为的又一例证。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此举不仅损害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也暴露了美国对中国在技术领域日益增长的心虚。

  美国对华为的打压不断升级,为的并非单纯的“国家安全”考量,而是试图维持美国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主导地位。

  半导体产业是数字经济的基石,而美国长期以来通过技术标准、专利壁垒和资本控制(如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占据产业链顶端。然而,华为在5G、AI芯片(如昇腾系列)和手机处理器(如麒麟芯片)领域的快速崛起,直接挑战了美国企业的优势。尤其是华为突破美国的围堵打压之后,正在深圳建设一条先进的芯片生产线,加大开发芯片的力度,旨在打破中国对外国芯片技术的依赖,美国企业占据内地市场份额将会越来越小,美国因而无所不用其极打压华为。

  “长臂管辖”干扰正常商业决策

  美国此次警告的目的就是要迫使全球企业在中美科技战中“选边站”。如果一家韩国或欧洲公司采用华为的AI芯片开发产品,可能面临美国的出口管制甚至二级制裁。这种“长臂管辖”不仅干扰了正常的商业决策,也破坏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

  半导体产业链高度全球化,从设计(美国、中国)、制造(台湾地区、韩国)、到封装测试(东南亚),任何一环的断裂都会导致整个行业受损。美国的行为正在加据“科技脱钩”风险,迫使各国加速构建自主供应链。例如,中国加大对成熟制程芯片的投资,欧盟推出《芯片法案》,韩国也在寻求降低对美国技术的依赖。长远来看,这种分裂将推高全球科技成本、延缓创新进程。

  面对美国的持续打压,华为并未退缩,而是通过多维度策略一再寻求突破。华为加大研发资金到电动车和软体等新型业务,首次推出自主研发的作业系统,并在AI伺服器晶片领域开始与辉达在中国市场展开竞争。另外,作为华为全球业务成长基础核心的电信业务,去年亦成长5%。

  美国动不动就挥舞制裁大棒,不光会反噬自身还会损害盟友利益。例如高通、英特尔等美国芯片巨头因失去华为订单,每年损失数十亿美元市场。欧盟、韩国等对美国的“长臂管辖”也日益不满,荷兰ASML就反对进一步限制对华光刻机出口。另外,美国的无理制裁也倒逼中国的技术突破,最终反过来削弱美国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自主创新赢得主动权

  美国对华为的封锁,短期内可能延缓中国技术进步,但无法阻止全球科技多极化趋势。中国在5G、新能源、AI等领域的优势仍在扩大,而欧洲、日韩也在寻求战略自主。未来的科技竞争将不再是“美国主导”的单极体系,而是多中心协作与博弈并存的格局。

  美国商务部的警告,本质上是将科技问题政治化,违背了全球化经济的基本规律。真正的技术领先应依靠创新而非打压。对于全球企业来言,如何在政治压力下维护供应链稳定、避免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将成为未来关键挑战。对于中国来说,唯有坚持开放合作与自主创新并重,才能在这场科技持久战中赢得主动权。

  与其说美国害怕华为这家中国企业,不如说美国惧怕中国打破其垄断地位。习近平主席强调:“打关税战没有赢家,同世界作对,将孤立自己。70多年来,中国发展始终靠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不靠谁的恩赐,更不畏惧任何无理打压。”想当年,面对封锁与打压,中国也把原子弹造出来了。今时面对美国的一再野蛮打压,中国也会毫不畏惧,因为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就是敢言计划成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