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中美两国分别同时公布《中美(美中)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
同拜登政府任内,中美两国无论是元首会谈还是其他层级官员会晤皆未能发表联合声明相比,这确实是中美关系的一项进步。
同特朗普约一个月前气势汹汹宣布开征所谓“对等关税”相比,一个月后,美方确实做了重大让步。按目前关税,中美双边贸易得以恢复。同其他国家一样,中美也有90天时间进行谈判。这两点,意味着特朗普的所谓“对等关税”政策严重受挫。
但是,就在5月12日同一天,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出公告,宣布废除拜登政府的“人工智能扩散”规则。5月13日,BIS发布指南,进一步细化对人工智能(AI)芯片和含该类芯片的产品的出口监管,以所谓推定违反美出口管制法规为由,企图在全球禁用中国先进计算机芯片。
这是有史以来对中国生产的人工智能芯片最全面的管制——BIS称:“发布指南是提醒业界,使用中国先进计算机芯片,包括特定的华为昇腾芯片的风险。”
中国立场一贯而明确
特朗普在再次入主白宫前就抨击拜登政府的防止人工智能扩散规则,不仅叠床架屋,迫使美国相关业界耗费大量精力进行合规判断,而且,按照盟友亲疏来划分圈层实施不同管制,不利美国开展“人工智能外交”。
特朗普政府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明确——全球人工智能比拼既然归结为中美两国竞争,美国就必须全力打压和遏制中国。
正是带着如此念头,特朗普从5月13日至16日访问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向三国开放美国的先进芯片,推动三国与美国合作开发人工智能。特朗普在结束三国行时不无得意地称,三国曾被中国极力拉拢,打算靠拢中国,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了。他“确信”自己已改变这一局面。
然而,有人称,中美经贸高层日内瓦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中美关系进入一个缓和阶段。这样的判断是脱离实际的。
作为世界上首两位经济体,中美关系的确不仅关乎两国人民,而且关乎人类。然而,不能因为兹事体大,就一厢情愿地断言,中美关系的本质,不是“谁赢谁输”或者“谁赢得多谁输得多”,而是如何合作、共同构建世界经济新秩序。中国政府处理中美关系的立场是一贯而明确的,即: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经过自2017年以来同特朗普首届政府和拜登政府合计8年的反复较量,在日内瓦,特朗普现届政府终于平等对待中国。但是,美国能不能从此一直以相互尊重的态度来处理美中关系,仍需观察。
美国不会放弃遏制中国
中美关系最重要也最困难部分涉及台湾。5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先称赞美方在调停印巴冲突及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停火等方面的外交进展,接着谈到中美经贸高层日内瓦会谈。特朗普称,中美会谈成果“对中国、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对统一与和平来说也将是一件好事。”从当时语境看,“统一与和平”是指台湾问题。然而,当天,美国国务院澄清称,特朗普发言针对的是中美贸易关系。只要美国不放弃“以台制华”和支持“台独”,中美关系的基调就不可能是合作。
中美关系还受制于全球局势尤其关键的地缘政治经济局势。5月15日,特朗普的密友、参议员格雷厄姆在土耳其的安塔利亚向出席北约外长会议的欧洲各国外长简报美国国会旨在进一步打击俄罗斯经济的更严厉制裁方案,包括向购买俄国石油、石油产品、天然气或铀的国家征收高达500%进口关税。如果美国实施如此严厉地制裁俄罗斯的新措施,那么,不仅中美日内瓦会谈成果将化为乌有,而且,中美经贸关系将遭受空前严酷摧残。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只是暂时缓和两国经贸关系。中国领导人洞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称,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资深评论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