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家国腾飞 事事都得

2025-05-28 05:01: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海洋公园昨日为港产大熊猫龙凤胎正式命名,家姐叫“加加”,细佬叫“得得”,入境处处长为姐弟俩颁发了“出生纪录状”,在全城见证下,牠们正式成为香港大家庭的成员。

  香港回归祖国以来,中央向香港赠送了三对大熊猫,“加加”和“得得”是第二对大熊猫“盈盈”和“乐乐”的孩子,去年8月15日出生。九个月过去,当初手掌大的粉红色小宝宝暴风式成长,如今体重已达到21公斤。一对龙凤胎命名比赛是城中大事,反应热烈,共收到35700份建议,最终“加加”和“得得”中选,自然是大有深意。

  “加”与“家”、“嘉”同音,有家的元素,寓意“家国腾飞”;“得”与“德”同音,在广东话中是“一定能做到”的意思,又寓意品德。坊间对两个名字还有其他的美好解读。有意见认为,“加加”有两个“口”,代表港人“擅于揾食”,“力”字偏旁则象征着“力量”;“加”本身又是“贺”字头,蕴含洋洋喜气。至于“得”字,是“双人”旁,代表“人气”满泻,非常应景。 一言以蔽之,“加加”和“得得”作为香港与内地的感情纽带,寄托着中央对香港的关爱,彰显了港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姐弟俩昨日与妈妈“盈盈”一起亮相,吸引大批粉丝。只见“加加”依偎在妈妈身边撒娇,在草坪上爬来爬去;“得得”则不断探索新场地,一会儿攀木架,一会儿爬树,一会儿在石头上打滚。憨态可掬的模样,把大家的心都融化了。

  目前海洋公园共有三对大熊猫,老中青三代同堂,是内地以外全球最多大熊猫的地方,香港因此有了新名片“大熊猫之都”。大熊猫是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大使,自带流量。现时海洋公园的创意产品逾500个,泰半与大熊猫有关。各界殷切期待,海洋公园及有关方面不仅要细心照顾好国宝,更要围绕大熊猫发挥更多创意,研发更多产品,推出更多活动,唱响“大熊猫经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