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香港得以先睹为快“国之重器”,再次体现国家对香港的关心重视,对港人而言更是一场活生生的国安及国防教育课。\新华社
“我从深圳过来,今天早上五点左右到这。很荣幸、很自豪,也算是沾了香港同胞的光,内地平常基本上没有这种机会。”来自深圳的于先生,在7月3日解放军海军山东舰航母编队早上抵达香港时,在鸭脷洲海怡半岛接受传媒采访说出这一句暖心隽语。山东舰首次开放参观便选择香港,再次突显香港的确是中央的“掌上明珠”。
山东舰首次向公众开放参观
今次已经不是解放军航母第一次访港,2017年7月7日至11日,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导弹护卫舰烟台舰、导弹驱逐舰银川舰和济南舰组成的海军航母编队停靠香港。那是解放军海军航母编队首次停靠香港,当时更是航母辽宁舰第一次面向公众开放,亦是舰载战斗机第一次集中展示。来到2025年,山东舰航母编队抵达香港,意义更加重大,因为山东舰是第一艘国产的航母,而跟之前来港的辽宁舰一样,首次向公众开放参观同样选择了香港。
山东舰访港的消息一出,随即就在网上“炸了”,内地网民争相表示羨慕香港,希望自己亦有机会参观这一艘承载着国人企盼和期望的国产航母:“真帅,羨慕香港人民了”、“真羨慕香港的朋友们啊,本山东人还没见过山东舰呢”、“我也想参观咱的军舰和航母啊啊啊”。作为大国崛起、中国人可以挺起胸膛平视世界的象征,山东舰被赋予很多不同的意义,而对香港而言最重要的是,我们再次获得中央的殊遇,可以先睹为快“国之重器”。
中央长期支持和关心香港发展
“国之重器”访港固然重要,但亦只是中央众多惠港政策及安排的其中一小项。回归以来,中央支持香港的措施多不胜数,涉及经济、民生、提升香港竞争力等等。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连续三年来港考察调研,表达对香港坚定的支持和关心,同时广泛听取香港各界意见,我们便可以清晰看到,中央确确实实把香港看得非常重。只要香港有需要,在特区政府牵头反映下,中央都会尽可能满足。这种获得中央全力支持、“背靠祖国”的优势,绝对是亚洲区内其他国家和地区所不能企及。
再看看不久前的5月底,《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在香港举行。33个国家代表签署公约成为调解院的创始成员国,另有50多个国家和近20个国际组织高级代表出席并见证。在国家的坚实支持、各成员国协商同意下,国际调解院总部设于香港,是首个在香港设立总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预期总部最早于2025年底开幕并投入运作,足见国家对特区的器重。
国际调解院总部设于香港,除了代表香港在“一国两制”下,获得各方的充分信赖,让香港可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独特角色和功能外,随着调解院总部正式投入运作,愈来愈多不同国家的代表、专家、学者将相继到来,香港的国际声誉想必会进一步提升,而这一切,亦有赖中央的全力支持方能达成。
中央支持提升香港国际声誉
除了上述有形的支持,回归以来中央对香港的支持亦从未停歇。远的不说,单是去年,中央的惠港措施就已经达到100多项,从港澳“个人游”城市扩容、深圳户籍居民“一签多行”恢复,再到持续深化两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推出汇款便利化安排,再到中央赠予香港多一对大熊猫“安安”及“可可”,以及奥运金牌健儿访港等。种种惠港措施,仅在一年来先后发生,中央对港有多关爱,可见一斑。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日前发布题为《坚定笃行 团结奋进──写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的“港澳平”署名文章,当中提到:“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伟大祖国作坚强后盾,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一定会坚定笃行、团结奋进,不断开创香港更加璀璨辉煌的明天!”笔者十分认同有关说法,中央惠港政策一项接一项,正正显示中央以最大力度支持护航香港持续发展。今天香港正以大步迈向“由治及兴”的新姿态,书写“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新篇章;我们有信心,香港的明天必定更加光明。
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