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的纪念日。香港上下国旗、区旗、彩旗迎风飘扬,全城的红色喜悦点燃了民心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与此同时,特区政府联同各民间团体、各司各署以及逾千间食肆及商户,举办多姿多彩的庆祝活动,包括升旗礼、免费入场部分博物馆和公园、步操汇演、餐饮优惠、嘉年华、综艺晚会、球类比赛等,实实在在地让市民在庆祝回归28年之际,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回首28年,香港的成长可谓是从一个“顺势回归”到“盛世有为”的过程,道路虽有曲折,但一路向前,希望无限,风景独好。
国安法落地实现人心回归
首先,所谓“顺势回归”,指的是香港回归的节点发生在中国崛起的关键时刻,香港回归从第一刻起就是跟祖国的高速发展、民族复兴的篇章交织辉映。1997年,东方之珠清洗了殖民的屈辱和不公,以狮子山的精神为支柱,在中央政府的红利扶持和政策倾斜下,站在新起点上,焕发新机,自由自信地拥抱世界,打赢了亚洲金融风暴之战,熬过了“非典”和新冠的煎熬,也见证了2008年的奥运圣火点亮了香江。“顺势回归”,迴荡的是民族百年的期许,是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而“一国两制”更是创造了对世界和平和政治治理的新思维与新实践的贡献。
然而“顺势回归”只是历史回归的第一层,顺心而归、重塑身份认同则是在2019年之后,是在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之后,尤其是国安法落地实施之后,让香港真正迎来了人心回归。
一方面,在国安法落地实施之后,香港创造了一个让各界人士可以安心生活、和谐奋斗的政治环境,也使得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社会福利机制乃至国际联系等各方面实现了高质量的突破。根据《世界经济自由度2024年度报告》,香港排名较去年上升一位,反超新加坡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尤其是在“国际贸易自由”和“监管”方面均位列全球第一。在今年发布QS全球大学排名中,香港共有9间大学上榜,其中5间跻身全球前100位。香港大学较去年跃升了6位,位列全球第11位,创下了2012年以来排名新高。
在李家超行政长官的带领下,一种锐利创新、脚踏实地、“以结果为目标”的政府文化在香港扎根。在本届政府的高效有力的管治下,香港不仅完成了基本法第23条本地立法的宪制责任,也在全心全意为香港市民谋幸福:近三年来,公屋轮候时间由6.1年下降至5.3年;香港经济亦由负增长转为正增长;家庭收入以中位数计增加3000元,上升超过11%;实施的人才兴港策略为香港带来了超过21万的专才、高才、优才,引进了84间从事前沿科技的重点企业,带来约500亿港元投资,创造超过2万个职位。
在国际盛事举办,尤其是金融峰会和商贸论坛方面,香港更是一骑绝尘,不仅先后成功举办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更是与内地的企业携手“併船出海”,与中东地区国家达成59项合作备忘录和协定。香港总商会委托专业机构调查编制的“亚洲城市国际化指数”中,香港稳居第一。可以说,人心回归带来“盛世而归”,更带来让香港市民和各界人士可以大展身手,实现自我,信心高涨,有为香港的新起点。
人人都是香港的改革者
另一方面,“盛世有为”不仅是描述一个现状,更是一种行动的号召,是全体香港市民的使命和责任。回归28周年,香港各界人士和市民对国家更有信心,对走在“一国两制”轨道上的香港有信心,更对生活在香港、贡献香港、发展香港有信心。目前的香港身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人人都是香港的改革者、局内人、行动者。在维护国安底线和坚守爱国原则之际,要树立香港为我家、香港好大家好的大爱精神。在发展香港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社会各界响应中央和特区政府的号召,重点抓住发展高新科技的新动脉,维持航运、交通、金融和法治的中心地位,融入国家、国际双循环,在“一带一路”的蓝图上发挥有机的联通作用。与此同时,基层工作者和政府也要真真切切地为香港市民解决难题,共同让生活在香港成为幸福的代名词。
从1997年的“顺势回归”,到国安法落地的人心回归再到由治及兴转折点上的“盛世有为”,香港市民与香港一并成长,相互成就。28年弹指间,香江日月依旧明朗,东方之珠依旧夺目,新的历史旅程正在开启与书写,香港有未来,你我皆可期。
安徽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侨联委员、资深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