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启德方舱隔离设施改建而成的“青年驿站”旅舍,昨日起试营业,命名为“启航1331”。首期旅舍提供250个客房,供青年团体申请安排入住,试业期间单人房最低每晚200港元。所有项目设施于10月前投入营运。
启德方舱自疫后一直空置。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去年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将启德方舱改为青年驿站旅舍,以及青年文化艺术交流空间。此地拥无敌海景,环境优美,非常适合青年作文艺交流之用。启德体育园启用后举办不同体育赛事,将有越来越多海外运动员前来参赛,但并非每支队伍都能负担起五星级酒店的费用,青年驿站的低廉租金提供了新选择。
启德方舱合共3000个单位,每个月管理费40万元,在其空置3年多期间,公帑支出超过1000万元。当方舱变身青年驿站后,若以每晚最低租金200元计,每天最多有数十万元收入,每年租金可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这是真正的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纵然营运机构是自负盈亏,政府没有账面上的收入,但至少今后不必再补贴管理费,为库房悭了一大笔。
事实上,青年驿站是全球大城市的一个新潮流,有助青年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城市活力和吸引力。深圳市几年前就设立了青年驿站,为希望在深圳工作的香港青年提供过渡性免费“一站式”住宿服务。特别是香港酒店费用高昂,对于收入不多的各地青年人来说,是难以负担之重。而青年旅舍、青年驿站以其极具竞争力的价格,成为青年人的福音。由石硖尾徙置大厦活化的美荷楼青年旅舍,成为热门打卡点,也反映香港在青旅方面的需求甚殷。香港可借青年驿站为契机,推动举办更多的青年文化艺术活动,甚至可发展成旅游景点。
当年中央为支援香港抗疫而建立的方舱共有9处,合共5万个单位。如今部分方舱已经改建,有了新用途,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方舱尚处于空置状态,在社会已形成共识的情况下,可以积极探讨更多形式的“活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