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群的士昨日获得运输署正式发出的士车队牌照,成为本港首支“攞正牌”的士车队,并在即日起投入营运。这是落实的士业改革的重要一步,值得肯定。
科技进步、网约车竞争、的士业服务质素备受诟病、的士车牌市场价持续下跌……香港的士业界面临各种挑战,改革是必行之路。特区政府双管齐下,一方面计划将网约车纳入规管,另一方面推出的士车队制度。去年七月,运输署向五间的士车队营办商发出暂准牌照,目标是争取3500架的士加入车队,相当于全港18000架的士的两成,一年内完成准备工作。
虽说现时五个车队投入实际营运的车辆仅数百辆,远低于预期目标,但改革势在必行,无路可退。星群车队正式营运可起到示范作用,社会各界对车队抱以期待。假以时日,当越来越多的士司机看到加入车队有助提升收入,相信会踊跃加入。
加入的士车队须满足多个条件,如车龄和车型标准、安装监视仪和电子支付系统等,当传统的士纳入现代网约车元素,有助增强其竞争力。最重要的是,加入的士车队后,平台更容易处理顾客投诉,这是提升的士业服务水准的最核心要素。
要从根本上解决的士和网约车的矛盾,还须将处于无序生长阶段的网约车纳入规管。为网约车订立入行标准、实施发牌制度、限定网约车总量,是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也是香港的可行方向。最终目标是的士和网约车发挥各自优势,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并公平竞争。
有竞争才有进步,的士和网约车可以共存,并不是零和游戏。社会舆论对规管的士和网约车早有共识,期待特区政府尽早提出网约车规管方向。有关部门曾多次约见的士业界和网约车平台,双方亦乐见政府加速推进规管,消除不确定性。的士业更应摆脱守旧思维,只有积极拥抱科技,积极改善服务,才能赢得未来。若一味抱残守缺,难免被历史的洪流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