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会内外/居安思危防范文化教育界的“软对抗”\郭玲丽

2025-07-16 05:01: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自香港国安法实施后,香港社会逐步恢复秩序,国家安全得到坚实保障,迈向稳定发展的新局面。然而,不少反中乱港势力仍虎视眈眈,转为采取更隐蔽的“软对抗”手段搞乱香港,与以往直接诉诸暴力、直接冲突不同,“软对抗”利用间接形式煽惑市民,植入“港独”等激进信息,以图削弱中央政府对香港的管治权威,煽动社会的仇恨情绪和误导市民。

  如今乱港势力进行“软对抗”的方式可谓无孔不入。笔者曾收到教育业界人士反映,发现网上可订阅一套台湾出版的教材,内容涉及假借思乡为名,意图断章取义和歪曲历史源流,切断内地与香港血脉相连的关系。不法之徒利用海外订购及邮寄方式,借着所谓的教材和工作纸,荼毒年轻一代。

  笔者强调,香港是中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坚守这原则,以及向下一代灌输正确国家观念,建议政府考虑整理及列出已完成审查的教材和书籍,让学校能够参考,以减低不慎购入“软对抗”书本的机会。此外,学校负责选购教材或图书的教职员应做好把关角色,加倍留意和秉持谨慎态度,假如发现涉及“软对抗”材料,应尽快销毁和处理,以免学生接收错误信息。

  “港独”思想渗透串流平台

  其实文化和意识形态一直是乱港势力用以渗透的主要载体,透过社交平台、音乐和文化产品,植入“港独”思想、错误价值观和歪曲历史事实等,企图淡化市民对国家认同。例如随着网络影片在教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免费影片串流平台YouTube对学校教育产生重大影响,不同年龄层也经常使用该平台,但也成为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的渠道,借此大肆传播“港独”元素,包括:煽动、鼓吹、抹黑等,造成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2023年时,笔者曾联同新界校长会和教育界持份者,进行了一次“香港学校使用YouTube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反映普遍有学校认为YouTube平台可能存在内容风险,很多市民都还记得当年在YouTube或Google搜索“香港、国歌”时,搜索结果并非正确的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甚至以“港独”歌曲误导公众和海外人士。

  制定相关上报及处理机制

  笔者认为,我们应做好预防工作,面对影片出现错误或煽动资讯的时候,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上报机制,及早杜绝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意识。此外,更应加强家校合作,例如举办使用互联网平台搜索功能讲座,让家长和学生都能辨识正确的资讯,并且避免学童能轻易透过互联网接触到具煽惑性的内容。去年5月法庭已颁布临时禁制令,涵盖禁止四项与“港独”歌曲有关的非法行为,而YouTube亦宣布封锁“港独”歌曲及限制用户浏览32条涉及受禁制内容的影片。

  笔者认为,我们应要居安思危,及早阻止不法分子借着“港独”歌曲等以文化为幌子的内容,将错误资讯大举传播并误导和煽动市民,作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我们更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工作,让市民透过不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和途径,从而增加国民身份认同和民族归属感。

  回顾香港昔日的社会乱象,我们应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软对抗”犹如“慢性病毒”,长期渗透会对社会稳定构成深远威胁。打铁还需自身硬,社会各界携手努力合作,共同推动国家安全教育工作,广泛传播正确的国安观念和意识,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防线,才能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促使香港繁荣稳定发展。

  立法会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