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产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37.76点,按周升0.97点,为16周以来最大升幅,成功收复今年内跌幅。更令人鼓舞的是,港岛、九龙、新界东及新界西的楼市指数皆录得升幅,大型楼盘及中小型楼盘比翼齐升,如此情况为过去两年来首见。这是否香港楼市拐点有待观察,但至少说明,楼市在连续低迷多年后气氛开始好转,部分买家积极入市。
本港楼市自疫后收缩,整体下跌约30%,楼价回归至10年前水平。最近楼市出现反弹有迹可寻。香港经济自疫后开始复苏,市场内资金充裕,银行拆息下跌。市场预期美国在年内将减息两次,香港息口持续向下,供楼负担减轻。
特区政府审时度势,自去年初开始撤销辣招,接着放宽置业门槛,提升了年轻人上楼的机会。香港人口亦在持续增长,单是政府大力吸引高端人才,市场就新增10万以上的潜在置业者。移民潮减退,部分移民开始回流,也增加了置业需求。
香港楼市仍是刚需,这从过去几年间租金持续上升可见一斑。不少人宁租不买,是因为预期楼市持续下寻探底,但目前来看,市场氛围已明显好转。中美贸易战按下暂停键,香港股市今年表现火爆,新股集资额重登全球第一,外资持续流入本港。潜在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上升,加快入市步伐。
楼股向来不分家,投资者在股市赚到的钱,部分会流入楼市。当然,楼市和股市表现有滞后效应,特别是因为整体外围形势仍然不稳定,变乱交织,香港基建和零售业整体表现未如预期,失业率较去年有所上升,这些因素影响了楼市复苏动力。
概括而言,楼市回升主要是受惠于楼市减辣、减息预期及市场低位等多个要素,吸引买家入市。升势能否持续亦受制于多项因素,包括新盘减价推售、短期供应压力及宏观经济表现等。如果特区政府持续推出支持楼市的措施,相信会进一步刺激市场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