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欧洲观察/中欧关系两大障碍根源在欧洲\宋鲁郑

2025-07-31 05:01:5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为纪念中欧建交50周年而举行的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在北京落下帷幕。这场会晤的背景是双方建交以来前所未有的:欧洲和中东冲突未息;美国奉行单边主义;新兴国家崛起;气候的急剧变化威胁着整个人类;对世界文明有着重大影响的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急需监管;全球化、全球治理和全球秩序面临空前的挑战。中欧作为世界上的“大个子”,不仅对地球村肩负着特殊的重大责任,而且也是当下“唯二”的稳定器。所以,全世界对这次会晤无疑怀有很大的期待。

  虽然最终中欧就气候保护发表了共同声明,也在具体的议题如稀土取得突破,但显然和世界的期待有相当差距。问题的根源其实中方已经委婉地点了出来。

  一是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欧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大个子’,我们要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一道努力开辟中欧关系更加光明的下一个50年。”

  二是习主席明确指出当前欧洲面临的挑战不是来自中国,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和地缘政治矛盾。

  也就是说,中欧作为世界重要力量,要从战略角度看待双边关系,欧洲要提高站位,而不是把精力仅仅聚焦于贸易、稀土、一场冲突上面。因为衡量大国关系的主要是战略因素。50年前相距遥远的中欧建交时,双方都还基本不存在什么交流,走到一起的原因就在于冷战时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

  缺乏战略及地缘政治思维

  对于今天的欧洲来讲,一方面面临着孤立的战略困境:它和俄罗斯、美国都处于某种冲突之中。它自身还要实现战略自主和加速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它必须要有一个够分量的重要盟友。放眼全球大国,中国是唯一选择。应该说欧洲还是相当幸运的,因为中国不但没有对欧洲构成挑战和威胁,双方也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相反此时的中国为了应对美国的遏制,也非常需要欧洲。从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规律讲,此时的中欧应该是天然的盟友。

  另一方面,正如本文开头所讲,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各种挑战前所未有。中欧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稳定力量,大家都在同一条船上,面对强大风浪的冲击,中欧为了自己、为了世界也应该紧密地携起手来。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自2019年起,欧洲就以“伙伴、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来定义和中国的关系。那个时期克里米亚事件已经发生,特朗普也已经首度当选总统,美俄对欧洲已经构成重大威胁,全球秩序迎来巨大冲击。但欧洲仍然制订了这样的对华战略。

  直到现在,许多欧洲政治人物仍然把中国作为最大的威胁,甚至把特朗普的美国和中国相提并论。比如法国外交部长巴罗最近就以警告的方式声称:在美国试图对欧盟征收关税的谈判中,欧盟的公信力正受到考验。如果欧盟在这一问题上向美方让步,明日中国就会提高对欧盟征收的关税。

  许多智库更渲染中国是欧洲最大挑战。雅克.德洛尔研究所研究员埃尔维尔.法布里指出,“欧洲真正的结构性挑战是中国,特朗普的威胁可能会分散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注意力担心。”

  更令中国无法接受的是,台湾事务是中国内政,和欧洲历史上也没有什么渊源,事实上欧洲也做不了什么,却频频在这个议题指手画脚。比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024年追求连任时居然声称:会寻求“吓阻中国”入侵台湾。今年以来欧盟在不同场合已经多次介入台湾事务。甚至就在中欧领导人会晤举行前夕,冯德莱恩在出访日本时依然表态反对中国武力统一,直接干预中国内政。

  台湾事务涉中国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国家核心利益的红线,在欧盟面临不利的地缘政治形势下,在全球动荡之际,却一再挑衅中国,损人不利己,实是匪夷所思。

  简而言之,中欧关系难以改善的根源还是在于欧洲的这两个问题:一是未能从战略高度和人类共同命运角度来看待中欧关系。二是缺乏地缘政治思维。其实欧盟中的匈牙利已经给欧洲做出了榜样:它和中国、俄罗斯、美国三个大国的关系都很好。尽管美国和中、俄是战略竞争关系。冷战时,法国也如同今天的匈牙利:它是全球唯一一个能和苏联、中国、美国保持良好关系的国家,从而奠定了它在国际上与国力不相称的大国地位。然而今天的欧洲却反其道而行之,和所有大国都对立。

  走向中国迎来最佳时机

  未来50年,中欧关系不会平坦。除了欧洲自身两大问题不易解之外,还有三个变量。

  一是实力的此消彼长,终究各国竞争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目前欧洲如同埋头于沙堆的鸵鸟,完全丧失了现实感。如果无法改变,在大国的激烈竞争下,陷入孤立的欧洲发展前景相当暗淡。它和中国的差距会迅速拉大。欧洲的重要性伴随着实力的萎缩而迅速下降。这也必然影响着中欧关系的演变。

  二是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奉行单边主义、美国优先的力量是否能够长期执政。目前看这应该是大概率事件。因为有着严重道德瑕疵和被判有罪的特朗普都能大胜,可见这股思潮之强大。为此欧洲必须强化战略自主,加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种力量的需求。

  三是俄乌冲突什么时候结束。冲突结束后,中欧关系少了一个矛盾点,美国也会把更多的力量转向中国。这都会使中欧关系更加走近。

  但即使冲突结束,由于俄罗斯的条件事涉北约扩张和领土主权,欧洲难以妥协,双方的对立和消耗将是长期趋势。力量的天秤并不在欧洲一边。

  从趋势看,今天实际是欧洲走向中国的最后、最有利时机,毕竟时间并不在它这一边。

  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