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史塔默就任英国首相后,承诺将重新调整对华政策。作为贸易大国和金融中继站,英国理应摒弃政治成见,认真看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
2024年11月,史塔默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时,强调“建立强而有力的英中关系”非常重要。他表示,尽管英国始终将自身国家利益置于首位,但仍希望成为中国“一个可预期、务实的合作伙伴”。
这些表态看起来颇为积极,接下来的几个月,史塔默也开始付诸行动。多位内阁大臣陆续访问中国,包括外交大臣拉米、财政大臣里夫斯,以及商业贸易部国务大臣亚历山大,其中亚历山大还访问了香港。这一系列访问是近年来首次双方高层接触,显示史塔默确实有意改善英中关系。
然而,史塔默的对华友善态度,激怒了英国的对华鹰派,也让美国有所不满。鹰派坚称中国对英国构成威胁,但直到最近,史塔默似乎仍坚持己见。不过,随着特朗普重返白宫,各方忧虑随之泛起。
史塔默在特朗普面前姿态甚低,他先是在白宫主动向特朗普递交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访英邀请信函;后竟在加拿大G7峰会上,弯腰在地上帮特朗普捡起掉落的文件。这不禁令人忧虑,他的外交政策是否也将如此卑躬屈膝。
外交大臣死抱冷战思维
6月24日,英国政府发布《2025国家安全战略》,尽管特朗普的一系列政策威胁着颠覆与英国乃至全球的关系,英国仍选择与美国推动“更深入的贸易、科技与安全合作协议”。换言之,英国依然选择将自身发展与美国紧密捆绑。
《2025国家安全战略》在谈到印太地区的篇章中,指控中国进行“危险且破坏稳定的行为,威胁国际安全”——虽属无稽之谈,但想必甚合英国对华鹰派以及美国政府的心意。
同日,外交大臣拉米在议会就史塔默下令进行的所谓“中国审查报告”向议员简报。他表示,部分内容因过于敏感而无法公开,但承认中国的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事实”,不与中国接触非明智之选。
拉米还称,英国对华方针将基于“务实主义”,英国将是“中国可预期且务实的合作伙伴”。这句话还算鼓舞人心,但他紧接着表示:“我们将在可以合作的地方合作,在必须挑战的地方挑战。”此话一出,露出了底牌。
据称,拉米与美国副总统万斯关系密切,拉米透露,“在完成审查过程中,确保与‘五眼联盟’伙伴立场一致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中国审查报告”有一部分是为了迎合其他国家。
拉米又搬出冷战时期的陈腔滥调,指控中国涉及“各种威胁性活动,包括间谍活动、网络攻击、压制香港人和破坏国际秩序”。荒谬的是,他还呼吁废除香港国安法,释放正因涉嫌勾结外国势力危害国家安全而受审的黎智英。
拉米心知肚明,这些要求根本不可能实现,只会制造摩擦、破坏英中关系。正如英国不可能废除本国的《2023国家安全法》一样,香港国安法作为香港得以恢复秩序的关键保障,也绝不可能被废除。此外,无论在英国或香港,正受审的刑事嫌疑人都不可能随意释放,拉米身为资深大律师,对此再清楚不过。
自毁英国政府公信力
更讽刺的是,拉米若真心关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应先管好自家事务,而非对他国指手画脚。今年7月2日,面对支持巴勒斯坦权益的“巴勒斯坦行动”组织成员喷涂两架飞机的事件,英国政府竟根据《2000年反恐法》将该组织定性为恐怖组织,已有超过170名和平抗议者因“恐怖主义”指控被捕,引发众怒。
7月25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公开谴责英国滥用反恐法,称这一做法“令人不安”,“过度且不必要”,严重限制了人民“表达、集会和结社自由”,“有违英国根据国际人权法应尽的义务”。
拉米的虚伪着实令人瞠目结舌。拉米参与推动的反恐立法,被联合国严正批评为不符合国际人权规范,竟还敢指控中国破坏“基于规则的秩序”。若他尚存一丝自尊,就该劝史塔默废除这部被图尔克明确且正当谴责,具有压迫性且背离英式精神的法律,以挽回英国的尊严。
眼下,史塔默必须明确自己的立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他和前任约翰逊、特拉斯、苏纳克一样,想让英国当美国的跟班,那就请明说,别再浪费中国的时间。如果他真心希望与北京建立成熟的关系,就必须拿出诚意,坚定不移。
注:原文刊登于《中国日报香港版》,有删节
律政司前刑事检控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