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国际关系/特朗普何以对印度挥舞关税大棒?\靖 伟

2025-08-08 05:01: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8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将签署行政命令,对来自印度的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以回应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叠加此前已实施的25%关税,印度输美商品整体税率飙升至50%。

  美国对印度挥舞关税大棒,看似是对印度“战略模糊”的直接施压,实则是美国试图通过“关税武器”重塑印太秩序、遏制中国影响力扩张的延续。

  印度外交部形容,美方加征额外关税的做法极其不公平、不合理,印度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以保护国家利益。印度遭遇美国的关税重击,不仅让其不知所措。也为中美印关系的未来走向投下新的变量。

  特朗普的强硬姿态看似突兀,实则早有伏笔。2024年美印贸易逆差达458亿美元,印度对美商品平均关税高达17%,远超越南、印尼等美国传统盟友。更令美国不满的是,印度长期对美科技企业征收2%的数字税,直接冲击谷歌、亚马逊等硅谷巨头利益。然而,这些经济矛盾仅是表象,真正促使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是印度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选择。印度对俄罗斯石油严重依赖,数据显示,2024年,印度进口俄油占比达39%,并通过转售俄油赚取暴利。尽管美国多次施压,印度却以“稳定全球油价”为由搪塞。

  中美印关系迎新变量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印度对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的挑战。印度拒绝加入对华芯片出口限制,反而扩大从中国进口光伏组件和锂电池;其军工体系通过俄製装备与美制武器的“混搭”构建自主性,甚至计划在本土生产苏-57战机。这种既利用美国技术又保持战略独立的姿态,让美国感到不安。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质上是将关税武器化,迫使印度在俄美之间选边站,进而削弱其作为新兴大国的战略价值。

  美国对印度的打压,对印度也是一记棒喝,跟着美国后面充当反华棋子获取利益的平衡策略失灵了。拜登政府时期,印度曾被视为美国“印太战略”的核心盟友。然而,随着中美关税谈判取得进展、美国放宽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后,特朗普政府立即将矛头转向印度,通过“次级关税”施压。这种“用完即弃”的策略,既折射出美国视印度为棋子的倨傲心理,也意味着美国对印度崛起有了战略性忌惮。特朗普的关税胁迫,更是对印度多极平衡外交的釜底抽薪。通过打击印度能源和军工命脉,美国试图将其重新纳入“美国优先”的轨道,阻止其与俄罗斯、中国形成“去美元化”联盟。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对印开启“次级关税”制裁先例后,这也意味着,金砖国家、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将面临来自美国的新风险,全球贸易秩序或将进一步碎片化。

  美国对印挥舞关税大棒,短期内为中国带来战略喘息空间。印度若被迫减少俄油进口,其能源成本将飙升,制造业竞争力受损,可能加速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而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核心的地位或将巩固。但是,由此带来的长期风险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印度若将经济困境归咎于中国,可能加剧中印边境摩擦和贸易壁垒。另一方面,美国也可能再次将关税大棒转向中国,毕竟中国也是俄罗斯能源大买家,美国也向中国发出了加征关税的威胁。

  警惕美国将竞争“代理人化”

  此外,印度在美国压力下也可能通过反华向美国输诚,如通过所谓“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吸引外资替代中国供应链。若印度加入美国主导的日韩、东盟“对华脱钩”联盟,中国将面临更复杂的外部环境。

  美国施加“次级关税”,对印度而言是崛起道路上的关键考验。若屈服于美国,将丧失战略自主性,沦为对方的经济附庸;若坚持独立外交,则需承受短期经济阵痛,并加速产业升级以增强抗压能力。

  中国需以印度为鉴,继续强化核心科技自主权,深化与新兴经济体的合作,更要警惕美国将中美竞争“代理人化”。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撕开了美印“友谊”的虚伪面具,暴露出大国博弈的残酷本质。在这场权力重构的浪潮中,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国需以更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以更坚韧的定力应对战略围堵,方能在变局中把握主动权。而印度的选择,则将成为检验新兴经济体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真正崛起的风向标。

  国际关系学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