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集团快速反应机制(G7 RRM)成员国日前发声明,攻击抹黑香港警方对袁弓夷等19人发出悬红通缉令。特区警方通缉令都发出了足足两个星期,G7才慢悠悠作出回应,其“快速反应机制”之快速,也算令人大开了眼界。而更可笑的是,整份声明充斥着意识形态的陈腔滥调,每一项针对香港的指控,恰恰是其自身的写照。
让我们先看看英国做了些什么?
上月英国《卫报》报道,其中一名被悬红通缉的国安逃犯刘珈汶,被当地警方找上门,要求她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内容包括“避免参加公众集会”以及“停止任何可能对你引致风险的行动”。这份“谅解备忘录”被刘珈汶形容为“自我审查”,更质疑英国政府拒绝保护其言论和集会自由。
仅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得出,英国政府根本没有把这些乱港分子的权利和自由当做一回事。如果事情是发生在香港,那当然可以不费力气耍嘴皮子说几句支持的门面话,一旦发生在自家,那就要劳烦你“谅解”一下,安分守己不要把麻烦事带来英国。遑论英国政府几年前就开始“加辣”国安法,现在还好意思发声明说自己跟乱港分子站在同一阵线?所有人都看得出,英国政府不过当他们是用完即弃的棋子。
再说说德国。今年5月13日,德国内政部取缔了当地一个极右翼组织“德意志王国”,拘捕组织领袖和多名骨干成员,扣查大量现金、文件和电子设备。“德意志王国”的主要政治主张是拒绝承认现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为合法国家,主张“德意志王国仍然存在”,并否定现行所有法律、政府和法院的效力,更引发过多场极右翼暴力活动。德国政府事后表示,“德意志王国”并非一个单纯为怀旧或敛财的组织,只是涉及阴谋论、反犹太与反宪法意图的犯罪网络,对德国宪政秩序构成严重威胁。
这个“德意志王国”的性质,不是跟袁弓夷等人成立的“香港议会”一模一样吗?“香港议会”同样是在拒绝承认香港特区政府的前提下产生,一样否定现时特区存在的法律、议会、法院发出的通缉令,也从不讳言要让黑暴在香港死灰复燃。德国政府这么快就忘记自己三个月前说过什么了吗?德国政府当时的行动和说辞,正为特区政府依法通缉袁弓夷等人提供法理支持,如今德国政府又反过来谴责特区政府,这不是赤裸裸的“双标”,还有何解释?
至于“带头大哥”的美国,例子更是数不胜数。远的不说,特朗普上任后,接连签署行政命令,公然制裁国际刑事法院,理由竟是对方调查以色列的种族屠杀指控;3个月前,洛杉机爆发大规模反特朗普示威,美国警方武力镇压,数百人被捕。这些行为,在“快速反应机制”眼中,又该如何评价?
而所谓的“跨国镇压”,G7部分成员国确实有资格反对“跨国镇压”,但不是对香港,而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全世界都仍然记得,特朗普上任前后已经不止一次强调说要吞并加拿大还有格陵兰,扬言要加拿大成为美国的“51州”,并称要用“经济力量”实现。据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曾告诉加拿大时任总理特鲁多,如果加拿大无法承受美国施加的关税,就该并入美国。
但说来奇怪,加拿大政府除在私底下或透过媒体表达不满外,有没有试过像这次对香港般“高规格”,联同其他遭受美国欺侮的国家发表声明,高调谴责特朗普的狂言?现在加拿大放着眼前真正的跨国威胁不管,倒来对香港通缉潜逃的罪犯指手画脚?还是加拿大觉得为这班逃犯站台比起当美国的“51州”重要多了?
G7这个机制成立之初,声称目标是对抗外国势力干预,唯其现在所做之事,却是作为外国势力不断干预香港内部事务。正如特区政府日前的回应,政府有责任依法追究在境外涉嫌干犯香港国安法及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的人。任何外部势力及别有用心人士,在特区政府提出相关措施后,诋毁尽责、忠诚和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的香港特区,实乃典型的虚伪“双标”。美西方就算换多少个名堂、出多少次声明,最终除了自暴其醜,沦为全球笑柄以外,不可能会有其他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