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国际观察/欧洲何以强烈反对“双普会”?\宋鲁郑

2025-08-14 05:02: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俄美两国总统明天在阿拉斯加就俄乌冲突举行峰会,这也是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普京总统第一次踏足美国。

  虽然欧美对俄乌冲突的立场已经一致:即实现和平,欧洲应该乐见其成。毕竟俄乌冲突给欧洲造成的代价非常巨大,它们也渴望能早一天结束。但现实却是欧洲以一套套组合拳表示强烈反对: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警告美国不要向莫斯科让步,同时欧盟针锋相对地筹备第19轮对俄制裁。随后英、法、德、意、波兰、芬兰领导人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联合声明:“乌克兰的和平之路不能绕过乌克兰”、任何外交解决方案都必须保障乌克兰及欧洲的安全利益。这还不够,8月12日,欧盟26国领导人再发表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共同声明:强调必须维护乌克兰和欧洲重大安全利益,公正和持久和平必须以尊重国际法为基础,没有乌克兰的参与,和平之路无从谈起。此外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都明确表示乌克兰不能缺席。

  欧洲强烈反对“双普会”,有如下四大因素:

  第一,俄乌冲突发生在欧洲,直接影响到欧洲安全,但却被排除在外,连参加的资格都没有。这不仅令欧洲大失颜面,更是对欧洲全球地位和影响力的重大伤害。欧洲表面是为乌克兰声张权益,其实还是为了自己。所以卡拉斯强调,“任何美俄协议都必须包括乌克兰和欧盟,因为这关系到乌克兰乃至整个欧洲的安全。”

  第二,被排除在谈判桌之外的欧洲担心“双普会”变成第二个慕尼黑或者雅尔塔:要么乌克兰和欧洲被牺牲出卖,要么美俄瓜分势力范围,要么这两者兼而有之。在会谈前,特朗普称,为了结束俄乌冲突,可能会“进行有利于双方的领土交换”。彭博社也报道称,美俄官员正努力敲定一项协议,承认俄罗斯对占领的乌克兰领土的控制权。

  从特朗普一贯的立场和各种迹象来看,这场会谈的输家将是欧洲和乌克兰。但欧洲三年多来已经承担和付出的实在太多,当然是万难接受俄美一个谈判就使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打了水漂。

  第三,美俄一旦达成牺牲乌克兰的协议,欧洲将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接受将难以保障安全,同时丧失道义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反对则损及与美国的关系。以特朗普的性格,有太多的手段进行报复。

  事实上,此前欧洲之所以在关税问题上接受屈辱的城下之盟,原因在于中东欧国家都希望拉住特朗普,换取他支持乌克兰,确保欧洲安全。西欧国家则不想因为报复引发的关税战造成两败俱伤和损及大西洋关系。如果欧洲在付出如此代价之后仍然换不来美国在安全上的支持,那将前功尽弃。特别是欧洲现在和俄罗斯对抗,也不愿意和中国联手,假如特朗普再基本接受俄罗斯的条件,欧洲将又不得不反对美国。这样的话欧洲在全球将十分的孤立,外部地缘形势将极为严峻。

  第四,欧洲走向联合是建立在一套规则和法律体系之上的,这既是它成功的一个原因,也是软实力的体现,所以它也希望这个世界都能够遵守规则。此外不再追求霸权的欧洲积极主张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对没有“军事牙齿”的欧洲而言,制约单边主义的唯一手段就是规则。但是冷战后独享霸权的美国要保持行动自由,不愿意受任何规则约束。双方的这种对立自冷战后就日益升级。所以美俄此次谈判,也是欧美利益和理念的又一次对撞。

  欧洲捍卫乌克兰也是在捍卫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欧洲出手的目的是要让这个峰会无法取得成果。不过就和关税战一样,从长期看,欧洲的努力不会有多大成效,因为欧洲没有制约美国的手段。今天的欧洲在安全、科技特别是数字科技、能源上都依赖美国,过去它面对强大美国时还能“打俄罗斯牌”和“打中国牌”,但现在欧洲则是两手空空。本来欧洲是全球第二大市场,还是有实力和美国一搏,但出于种种考量,欧洲选择了妥协,但在一向尊重强者的特朗普看欧洲就是个软柿子。

  最后谈一下中国的角度。美俄是世界大国,双边会谈的又是欧洲事务,实际上是美俄欧三方的博弈,有很大的外溢效应,也会影响到中国。

  首先,美俄峰会不会影响到中俄关系。一是变化无常的特朗普并不可信。二是特朗普三年多后就得走人。人走政息在政治日益极端化的西方是自然规律。三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具有战略性的稳定性。抗冲击力很强。

  第二,特朗普重返白宫之后,美欧在经贸、安全、价值观三大领域发生冲突。目前经贸阶段性达成妥协,现在又来到了安全层面。相对而言,安全往往是零和博弈,难以妥协。美国如果一意孤行,欧美关系实质性恶化是大概率事件。由于此前达成的欧美关税协定需要欧盟27国以及欧洲议会批准,假如美国满足了俄罗斯的条件,关税协定就会被否决。双方的冲突将会升级。这会对中国带来两大利好:一是欧美冲突不仅转移美国力量而且双方还会相互削弱,自然符合中国利益。二是欧洲有可能重新思考对华政策。既然对美绥靖换不来任何回报,那就只能另作他想。

  因此,中国也同样是密切关注美俄峰会及其成果。目前形势对美国并不利。俄罗斯仅到美国参加会谈、打破冲突以来的孤立处境就已是赢家。但特朗普必须取得成果才能证明举行峰会的决策是正确的。最终如何,不妨拭目以待。

  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