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会内外/完善生育政策 全方位提升发展竞争力\陈祖恒

2025-08-15 05:02: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人口老龄化趋势情况令人忧虑,完善鼓励生育政策、着力提升生育率,是本港长远发展的重要课题。笔者建议,可从观念思维、生育诱因、育儿配套等数个层面着手,全方位提升香港人口的质量。

  根据政府统计处的人口推算,人口老龄化趋势若未能及时纾缓,在2036年、即11年后,人口中位数就会上升至52.7岁。笔者认为,随着劳动人口不断减少,将大大阻碍香港经济长远发展,因此提升生育率,属于香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事实上,今届特区政府在鼓励生育政策上已经是相当积极有为,例如发放新生婴儿奖励金、增加税务优惠等,体现政府锐意提升本港生育率的决心,属非常乐见和值得支持。笔者建议,未来可从数方面着手,继续完善生育政策:

  为多胎家庭提供累进免税

  第一,在观念教育方面,笔者建议,从正向思维和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层面着手,做好公众教育工作。事实上,有子女、多子女的家庭组成,是中国优良传统文化之一,父母年轻时养育子女,子女长大成人后一起照顾父母,享天伦之乐、三代同堂,绝对是非常愉快的事情,也是幸福和值得追求的人生历程。当局要加强弘扬这种优良的传统家庭文化,从正面方向加强宣传及教育。

  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宣传,让市民大众知道养育一个小朋友未必要花费400万、600万元,所花费的金钱亦不是“一次性”,毋须过分担心和恐惧。

  第二,财务诱因方面,可推出更多生育诱因和育儿配套。事实上,生了第一胎的家庭,当生第二胎时,婴儿车、衣服等资源也有不少可以重用,家长的心态和经验上亦有更好的准备,笔者建议可向生多于一胎的家庭,提供累进式的免税额,生越多胎的家庭就可以享受更高的免税额,以此作为诱因鼓励生育。

  香港亦可以参考韩国首尔经验,向育有两名子女以上的家庭,发出“多子女幸福卡”,他们的家庭可以免费或半价享用科学馆等不同公共设施,子女在高中毕业前亦可享有交通费、补习班、书店等折扣优惠,亦有助提升家长的社会地位,以提升年轻一代成为“家长”的身份认同。

  第三,育儿配套方面,笔者认同,应多管齐下协助妇女在生育后重投职场,其中政府可带头鼓励在职母亲“原区就业”,例如政府可以先行先试的方式,因应员工的需要,安排在本区政府合署、市政大楼等部门工作,配合弹性上班时间,照顾家庭需要,并以此作为例子,让更多私营机构效法,缔造更友善的生育和育儿环境。

  第四,辅助生育方面,笔者建议可以扩大辅助生育服务和开支安排,例如建议逐步加大公营医疗机构的辅助生育服务名额和相关资源,营造一个更有利生育的环境。

  做好海外人才子女教育配套

  第五,吸引更多海内外人才来港落地生根、组织家庭,笔者认为这是香港未来人口政策的重点,故建议香港要更主动出击、以不同诱因吸引更多海内外,尤其是来自东盟、“一带一路”国家的人才来港工作和升学,及早为香港注入新血。

  其中,除了要善用职专教育体系吸引非本地生,当局亦可鼓励院校更主动出击与更多中外知名院校合作,开办更多双学位课程、硕士联合课程、或开设学术研究中心和基地,并鼓励他们长远进驻“北都大学教育城”,鼓励更多知名院校以不同形式和规模尽快“落地”香港,把更多非本地“新血”纳入香港人才库。

  同时,当非本地生来港后,亦必需做好工作配对、医疗、住屋、子女教育等配套,令他们有在香港落地生根和建立家庭的基础,并为海内外人士构建更适宜组织核心家庭的环境和氛围,并更体现香港作为多元的国际大都会。

  总言之,笔者期望,政府继续发挥为民服务的理念和积极有为的作风,制定更全面、更创新的鼓励生育政策,全方位提升香港人口的质量,为香港长远经济发展奠下更坚实的基础。

  立法会议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