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到底黎智英是否“时日无多”,不是靠什么CNN或者“无国界记者”一面之词,而要看事实。就在昨日法庭开庭后,代表黎智英的大律师确认黎智英每日均在惩教署安排下,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并对相关安排感到满意,没有提出任何投诉。而主审法官亦指出,惩教署的相关安排“值得赞赏”。事实再次说明,外国势力千方百计干涉香港司法、破坏香港法治,甚至不惜捏造事实,但终究欺骗不了世人,也改变不了黎智英最终的审判结局。
不出意外,每到关键时刻,黎智英案的审讯总会有“意外”。
案件原定昨日开始结案陈词,但由于辩方提出黎智英“健康问题”,申请不出席接下来的程序,法庭其后决定再押后至下周一再进行结案陈词。到底这种“健康问题”是“真有问题”还是“另有隐情”?庭上的对话,已经传递出了清晰信息。
首先,法官在庭上指出,黎智英近两个月称自己出现心跳加速和心悸等情况,惟荔枝角收押所医疗团队为其进行血液测试及心电图测试后,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并建议他配戴“动态心电图监测仪”,记录24小时内的心脏电传导系统资讯,然而被黎智英拒绝。
其次,辩方解释称,黎智英拒绝配戴“动态心电图监测仪”是因为“误解”,其本人愿意亦不介意配戴监测仪和接受药物治疗。随后法官提到惩教署每日都派出医疗团队为黎智英测量血压脉搏,也获辩方同意,并承认黎智英在收押所每日得到医疗照护及获监察身体情况,对此没有任何投诉。法庭则形容惩教署相关安排值得称赞。
事实狠狠掴了CNN一巴掌
最后,特区政府发言人昨日进一步强调,黎智英在出庭前已由医生再三确定其身心状况均适合出庭,驻惩教院所的医生及医管局专科医生均定期跟进黎智英的健康状况。如昨日聆讯中披露,因应黎智英声称心悸的情况,医管局到诊专科医生在本月7日作详细检查后,并无发现异样,而为了以防万一,专科医生当时建议为黎智英处方按需要服食的药物,以及配戴心脏监测设备,但黎智英拒绝该专科医生的建议。本月13日,惩教署安排医管局专科医生为黎智英再次进行详细检查,专科医生再次建议黎智英配戴设备监测其心脏情况,而黎智英最终接受。医管局和惩教署立即在短时间内作出安排。
以上三方面信息,从法官、辩方律师,再到特区政府,都可以清楚看到黎智英不但在狱中没有受到任何不人道的待遇,相反,当局一直为其健康和病情所需提供一切所需的治疗,这点也得到辩方的亲自认可。过去数日黎崇恩和各类反华媒体,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便造谣黎智英在狱中遭受“虐待”、“没有得到适切治疗”,还夸大到声称黎智英“命不久矣”,逼迫当局“放人”。这些事实,无异于狠狠掴了CNN及“无国界记者”等造谣者一巴掌。
一宗案件的被告,就算是“带病”之身,但长期得到完备的医疗服务,专家检查后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这就说明当事人的身体状况适当也应该出庭参与审讯。在香港所有刑事诉讼程序中,出庭都是被告作为当事人参与法律程序的重要环节和要求,亦是保障其基本权利的一部分。
虽然如今案件已经完成举证阶段,控辩双方也传毕所有证人,但控方既然表示惩教署已安排好医疗团队在法庭随时待命,有充足准备应对黎智英的任何突发病发情况,即时提供治疗,法官也容许黎智英可按需求随时安排小休,加上医疗检查也没发现任何潜性疾病或身体问题,因此没有任何合理理由缺席聆讯。相反,无理缺席聆讯只会表现出不尊重法庭和司法程序的形象,据惯例法庭更有可能作出对其不利的判决,因此法庭婉转拒绝辩方就黎智英毋须出席结案陈词的申请,可谓合情合理合法。
不容任何人干扰法庭审讯
就在黎崇恩和“无国界记者”大肆炒作其“健康问题”的当下,有人突然以“健康问题”为由不出席审讯,不得不说“巧合”得令人毫不意外。但香港的司法制度没有那么儿戏,不可能会被所谓的“健康问题”影响到无法继续审理案件。法庭更加是一个严肃的场所,不是供人进行政治表演或立场宣传的舞台,所有出席审讯、参与旁听的人士都应该引以为戒。
包括黎智英案在内的多宗涉国安案件,每每开审后都有部分旁听者肆意大声宣扬自己的政治立场,甚至还对控辩双方发表个人意见,这某程度上已经是在干扰司法程序,更让人质疑,其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尤其黎智英案本身事关重大,还受到全世界关注,社会更期望法庭能不受任何干扰,对黎智英作出公平公正的裁决。因此昨日开庭前,法庭便强调法官已下令,不论法官是否在场,或休庭期间,旁听人士都应保持安静,不得向与讼双方发表意见、个人感受,否则不得进入法庭。
自2023年开审以来,相关案件因各种原因拖沓了近两年时间,来到现在才终于进入到最后阶段。庭审披露出大量怵目惊心的内幕,向社会还原出当年多宗政治事件的脉络和真相,因此其审讯绝对不容有失,任何人意图借造谣、抹黑、恐吓法庭,注定是徒劳,也改变不了最终的审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