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知微篇/助力国家构建安全可持续发展产业生态\周八骏

2025-08-16 05:02:0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全球发动关税战贸易战,推翻二战后从关贸总协定到世贸组织一贯以规则为本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迫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加快全面重整。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制造业国和最大商品贸易国,被美国视为其最主要对手,在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贸易战中首当其冲,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重整中的使命担当尤为沉重。

  中国应对的方略是,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加快形成和完善新发展格局。

  就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而言,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到国外继续发展,都必须贯彻一个至为重要的指导方针,即:构建既安全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2018年,面对特朗普政府突然施加的打压,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从华为的主业、尤其当时遭美国针对的5G技术出发,强调了产业生态至高的意义。一方面,借助之前华为管理层具战略眼光的准备,另一方面,华为管理层顶住特朗普政府的高压,“负伤前行”,全力加快打造自主产业生态,至今大抵成功。华为的经验对中国所有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皆具启迪和借鉴意义。

  美国同中国在经济上脱钩是大势所趋。不仅在21世纪创新科技领域,甚至在中等科技领域,中国企业都不得不回避美国市场。

  其他西方国家,在它们同中国的关系大致确定前,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很难在这些国家当地,以及在这些国家与中国之间,构建稳定的产业生态。以欧盟为例,它既指责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等创新科技领域的产能过剩,又要求中国企业投资欧盟符合当地产业发展利益,实际上就是阻挠中企构建在欧盟当地以及欧盟与中国之间的产业生态。

  兼顾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未来5-10年将重点构建同中国友好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生态。估计国家“十五五”规划会展现这一方面。毋庸赘言,东盟、上合组织、海合会以及金砖国家,是优选。

  诚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全面深入演变,可能促使有关地区一体化组织或区域合作组织出现内部分化甚至一定程度的分裂。这是单个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不能忽略的风险。但若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能形成整体合力,则可能有助于这些国家和国家组织的团结。当然,必须深入具体分析。

  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包括三方面——加快融入粤港湾大湾区发展,加快融入内地发展,加快融入国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构建新的产业生态。香港的优势是金融业及其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而制造业则是香港的短板。香港加快融入粤港湾大湾区发展和加快融入内地发展,香港的金融业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皆大有可为。但是,香港加快融入国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则需另作打算。区别在哪里?

  第一,中央支持香港金融业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内地的所有企业提供服务,但是,在东盟、上合组织、海合会以及金砖国家,香港金融业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尚不具有相同经营条件。在那些国家或地区,香港金融业及其他生产性服务业的机遇是,配合国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拓展。

  第二,香港缺乏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但香港经济加快转型将促使一些从事传业产业尤其地产业而具实力的企业,进军创新科技及相关制造业。它们宜先在大湾区和内地培育,到一定水平,与内地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搭帮而行,“走出去”“扎下来”。

  有一种顾虑——同美国脱钩,同其他西方国家减少经贸联系,会降低中国包括香港的发展水平。可能会有暂时和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是,首先必须承认,责任不在中国包括香港。其次,毋须过分忧虑,中国出色完成《中国制造2025》便是范例。

  对于全人类,未来5-10年,无论全球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矛盾,还是人工智能及其他领先科技领域,以及全球气候和生态环境,具划时代乃至生死攸关的意义,必须只争朝夕。

  资深评论员、博士

点击排行